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石村画诀》

    画诀。 清代孙衍栻。一卷。约1820年。该书凡十则: 一、立意, 二、取神,三、运笔, 四、造景, 五、位置, 六、避俗,七、点缀,八、渴染,九、款识, 十、图章。其中渴染一则,作者自谓有秘诀,不忍泯灭,言之较详, 颇具心得。强调画意与诗意的触动情思和创作灵感,要求“以虚运实”的审美观照和审美创造表达绘画的精神和灵气。取景要...

  • 《砚史》

    宋代米芾著。全书一卷。是书首冠以用品一条,论石当以发墨为上。后附性品一条,论石质之坚软;样品一条,备列晋砚、唐砚、宋砚形制之不同。中记诸砚,从玉砚至蔡州白砚共二十六种,特别对端砚、歙砚,辨之尤为详尽。...

  • 《茗笈》

    二卷。明屠本畯 撰。是书杂论茗事。第 一卷分溯源、得地、乘时、揆制、藏茗、品泉、候火、定汤八章进行论述。第二卷分点瀹、辨器、申忌、防滥、戒淆、相宜、衡鉴、元赏八章进行论述。每章大多数均引各种书中论茶之语,前引以赞,后系以评。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八年 (1610)。有明代喻政 《茶书全集》本、毛晋汲古阁刊 《山居小玩...

  • 《觞政》

    酒令。袁宏道撰。一卷。见《袁中郎集》卷四十八。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金瓶梅》条记载,撰成于1606年前。文中将《金瓶梅》与我国另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并称为“逸典”,予以很高评价。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公安 (今湖北公安县)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

  • 《瓶花斋杂录》

    一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创始人。著有《锦帆集》、《解脱集》、《华嵩游草》等。其诗文颇不满前七子拟古之风,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风格真率自然,内容多闲情逸致...

  • 《天彭牡丹谱》

    牡丹专著。南宋陆游撰。1卷。陆游官蜀时,闻成都西北彭门山盛产牡丹,号为“小西京”,遂往游观赏,归作此谱。山一名天彭门,故名。书成于淳熙五年(1178)。书分三篇,首为“花品序”,按其颜色,品评等第;次为“花释名”,录其名称,已见于欧阳修谱中者不载;终为“风俗记”。是书主要记载蜀地天彭花事的盛况。是书原收入陆氏《渭南文...

  • 《瓶花谱》

    中国明代张谦德所著一部瓶花技艺专著。著者张谦德(1577~1643),字青父,号米庵,江苏昆山人。他兴趣广泛,除《瓶花谱》外,尚有其他著作传世。《瓶花谱》著于1595年。全书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等八节。在“品瓶”中,提出:“凡插瓶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磁,因乎时也;堂厦宜大,书室宜小,因乎地也...

  • 《蛇谱》

    清陈鼎撰。全书一卷。康熙三十四年(1695)成书。系作者宦游南方边陲之地的见闻记录。其中记述闽、台、粤、桂、滇、黔一带,远及安南、天方(麦加)、三佛齐蛇类五十二种(摘自《山海经》十种未计)。除属蜥蜴目的“四脚蛇”、“脆蛇”和虚妄传说者外,实则有蛇四十种。...

  • 《猗觉寮杂记》

    《猗[yǐ]觉寮[liáo]杂记》,笔记。宋朱翌撰。二卷。翌字新仲,自号潜山居士,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政和进士,南渡后官中书舍人。此书上卷是诗话,但仅仅是考证典据而不评论诗的工拙;下卷杂论文章,兼及史事。书前有洪迈庆元三年(1197)序,对作者其人其书甚为推崇,《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是“《容斋随笔》之亚”。引据精凿者固然不...

  • 《日损斋笔记》

    一卷,元黄溍撰。《日损斋笔记》是元代儒学名臣黄溍的一部带有考据色彩的读书笔记,涉及校勘文字、辨析名物、补正讹误、考证制度、疑古辨伪诸方面内容。此书主要考证经、史、子、集等百家之书异同得失,兼及遗闻轶事。原书分条记事,没有分类诠次,后刘刚依类重编,析为三门,分辨经六则、辨史十六则、杂辨十三则,共三十五则。其中...

  • 《瓮牖闲评》

    《瓮牖[yǒu]闲评》,宋代笔记。今本8卷。袁文著。此书久佚,宋元各家书目均未著录,今本系《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重加编次的。次第为卷1论经,卷2论史,卷3论天文、地理、人事,卷4论小学,卷5论诗词、书画,卷6论饮食、衣服、器用、宫室,卷7论释道、技术、物产,卷8为因果怪异。此书专以考订为主,于经史皆有辨论,条析...

  • 《杨公笔录》

    宋代笔记。1卷。杨延龄著。本书为作者博览群书及所见所闻之笔记。内容涉及经史百家、朝野逸闻、风俗掌故等。此书杂论经史,间及时事。其论《易》取郑夬之说;有时称引王安石、陆佃的观点。以“四诗风雅颂”,对“三光日月星”,岳珂《桯史》以为苏轼事,据此书知为杨延龄待试兴国时梦中所得,而《桯史》附会到苏轼身上。有《四库...

  • 《五总志》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吴炯 (生卒年不详)撰。吴炯生平事迹不详。唯 《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绍兴十三年 (1143)七月,吴炯为枢密院编修官,八月,改任浙西提举。其余仕履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吴炯自序,题建炎庚戎(1130)避地无诸城,书于萧寺之道山亭。自序称,建炎三年(1130)成此书,以“龟生五总灵而知事”,故书名“五总”。杂记文坛琐...

  • 《墨庄漫录》

    笔记。南宋张邦基撰。十卷。邦基字子贤,高邮(今属江苏)人。邦基事迹不详,生活于宣和至绍兴年间,所居曰墨庄,因取为书名。内容多记杂事,士大夫轶闻,或评述诗文。书前有自序,称其性喜藏书,常榜其寓所名为“墨庄”,因而取作书名。书中多记士林轶事,间及考证与诗文评述。其中考证唐宋人诗的文字异同、典故出处,多有可取。《四库...

  • 《宣和书谱》

    二十卷。书法著录。宋代佚名奉敕撰。是书所记为内府所藏名家法帖,夔列历代诸帝王书为第一卷,附皇后。有晋武帝、唐太宗、明皇、肃宗、代宗、德宗、宣宗、昭宗、则天、梁太祖、末帝、周世宗十二人。次列篆隶为第二卷,篆隶各有叙论。篆书列唐李阳冰等四人,宋三人,共七人;隶书只列唐韩择木。正书分列四卷,有叙论,起自魏钟繇,依...

  • 《乐记》

    《礼记》篇名。为先秦儒家关于音乐问题的理论著作。相传汉成帝时,刘向校书辑得音乐理论文章二十三篇,并将其中的十一篇(《乐本》、《乐论》、《乐礼》、《乐施》、《乐情》、《乐言》、《乐象》、《乐化》、《魏文侯》、《宾牟贾》、《师乙》)编入《礼记》。...

  • 《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

  • 《梁谿漫志》

    宋代笔记。费衮著。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分为十卷。每篇皆有标题目录。其排列次序大致以类相从。此书前5卷主要记载朝廷典章制度、士林轶事,关于苏轼的记载尤多。其间贬斥蔡京父子,同情元祐党人,于苏轼则推崇备至,显示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后5卷多考证史传,品定诗文,末卷颇涉仙鬼怪异。《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持论具有根柢,旧...

  • 《香乘》

    二十八卷。明周嘉胄撰。周嘉胄,字江左,扬州 (今江苏扬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 《香乘》。是书初成于万历戊午 (1618)年间,当时全书只有十三卷,书前有李维祯序言一篇。后来,作者认为是书简略,疏漏较多,广泛搜集香之名品、典故及鉴赏之法,旁征博引,一一具言始末,积二十余年之力,编成此书,于崇祯辛巳 (1641)年间刊出...

  • 《长物志》

    著名造园理论专著。作者将身外之物视为“长物”,故名。清《四库全书》收录时认为本书“凡闲适玩好之事,纤悉毕具。”现在园林学界认为它是以造园为主的著作,为研究我国造园理论和技艺的重要参考文献。十二卷。明文震亨撰。成书约在明天启元年(1621年)前后。按庐室、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

  • 《读画闲评》

    中国画史、画论著作。清代俞蛟著。重要版本有《梦厂杂著》本、道光年间邹氏辑抄《绘事晬编》本、《画苑秘笈》本。该书一卷。该书为随笔体画家小传,共记录画家三十一人,较注重论说画之笔墨、风格,评论公允,信而有征。是一篇很好的清代画史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今据民国石印本整理。...

  • 《快园道古》

    笔记。明张岱著。二十卷。是书略仿刘义庆《世说新语》,设盛德、学问、经济、言语等共二十门。卷各一门。虽多为作者先世、亲朋及一些名流雅士的遗闻佚事,但内容广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笔简练,博雅诙谐。如卷一二“小慧”:“唐伯虎出游遇雨,过一皂隶家,出纸笔求画。伯虎画海狮数百,题其上云:‘海物何曾数着君?也随盘馔入公门...

  • 《管城硕记》

    三十卷。清徐文靖 (1667—1756)撰。徐文靖字位山,又字禺尊,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官至翰林院检讨。晚年一直在故里“翠螺书院”主讲。一生务古学,讲求实学,考据经史,著述甚富。《管城硕记》是徐文靖读经、史、子、集各类著作的札记,自经史以至诗文辨析考证,每条以引原书为纲,各条参以论辨,略似《学林就正》之体,而且考订比较详细,大致与《...

  • 《玉堂丛语》

    亦作《玉堂丛话》8卷,明焦竑撰。焦竑平生著述宏富,此书是其最后一部著作,他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为本书作序,第2年即谢世。此书是他死后由其门人编辑行世的。“玉堂”是翰林院的别称,此书因专记翰林故事,故称《玉堂丛语》。《玉堂丛语》实则是明代万历以前的翰林人物言行录,顾起元序称:“《玉堂丛语》若干卷,太史澹园先生以...

  • 《苑洛志乐》

    二十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邦奇字汝节、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是书首取《律吕新书》为之直解,凡二卷。前有邦奇自序,后有卫淮序。第三卷以下乃为邦奇所自著。其于律吕之原,较明人所得为密,而亦不免于好奇。其说虽多本前人,然决择颇允。又若考定度量权衡、乐器、乐舞、乐曲之类,皆能本经据史,具见学术,与不知而妄作者殊异。...

版权所有©集铺书屋   网站地图 鄂ICP备2022018110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