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吴普本草》

    又名《吴氏本草》共六卷,魏·吴普著。吴普约生于公元136—149年,卒于公 元250年前后。吴普,为华佗弟子,当时已为名医,精于本草,其著作除《吴普本草》外,尚有《华 佗医方》早佚。《嘉佑本草》称:吴普修《神农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今广 内不复有,惟诸子书多见引录,其说药性寒温、五味,最为详悉。《吴普本草...

  • 《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系我国最早具有医学刊物性质的著作。清·唐大烈编辑,在清乾隆56年至嘉庆6年(1792至1801年),11年中,共出版11卷,后经汇辑成书。由江浙地区40余位医家供稿,故题名为《吴医汇讲》。本书编辑宗旨强调作者撰文须“发前人所未发”,不作“人云亦云”之说。正如陈修园评论它是“以独开生面,不袭老生常谈为高”。对于有创...

  •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

    《上清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又名《化形隐景登升保仙上经》,言存神隐形之法。其法以八节之日入室,存思北斗九星之神「九微帝君」及「九星帝君隐妃九阴」,默念其名讳。据称行此道可以化形隐景,上登玉清。此法出自《上清九真中经》。《无上秘要》卷十八已引其文。...

  • 《上清黄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轴经》

    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唐宋间道士所作。南宋《秘目》和《通志•艺文略》均着录「黄庭五藏导引玉轴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元始天尊授黄帝,以行气吐纳之术,论述五脏六腑补泻之道。书分肺、心、肝、肾、脾、胆六节。每节先列举脏腑图像,然后注明脏腑吐纳补泻方法及脏器生理、病理。如肺脏图,注...

  • 《上清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经》

    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包括两篇道法。其一为《回神飞霄登空招五星上法》。其法择日斋戒入室,依次存思五帝来人身中,体内五脏之神及下丹田之神各镇其所,并存思饮咽五星及日月二景之精光,使映照五脏及下丹田。据称修行此道九年,可致飞霄登空,召役神灵,五脏不朽,魂魄保镇。其二为《镇神养生内思...

  • 《西方子明堂灸经》

    针灸著作。旧题西方子(姓名不详)撰。八卷。系参照《铜人经》、《千金方·明堂三人图》、《外台秘要》诸书编辑而成。约成书于北宋年间。主要论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以图为题,分别载列正人头面、胸膺、腹肚、手足图,伏人头、手足图,侧人头颈、胁、手、足图等。详叙经脉走行、腧穴分布,并说明取穴法、灸法、禁忌以及主治病证...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伤科专书。又名《理伤续断方》。1卷。唐·会昌年前间蔺道人传。约刊846年前后,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伤科专书。本书扼要而科学地总结了唐以前在伤科方面的主要成就,集中地论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全书由二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记载包括局部冲洗、诊断、手法复位、局部敷药、夹缚固定,以及内服损伤方药等一系列的基...

  • 《先哲医话》

    《先哲医话》二卷,描述了后藤艮山、北山友松、和田东郭、荻野台州、华冈青洲、永富独啸庵、惠美宁固、福鸪慎独轩、田中适所、福井枫亭、高阶枳园、多纪桂山、多纪茝庭十三位汉医的医学贡献。张斯桂(时日本国首任副使)序,黄公度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况书中至理名言,多发明《内》《难》经 旨之处。...

  • 《新修本草》

    简称《唐本草》。本草类著作。中国古代第1部由政府组织编修并颁行的药学著作。唐代苏敬等23人编修于显庆二年至四年(657—659)。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药图》 七卷,《图经》二十五卷,目录一卷,凡五十四卷。约七万七千字。正文为在《本草经集注》 基础上修订与增补而成。共载药八百五十种,分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

  • 《先醒斋广笔记》

    成书于1622年。明代缪希雍撰。清道光辛卯年武林涵古堂木刻本,1983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该书约12万字,分4卷。卷1,载有中风、寒、暑、疟、痢、泄泻诸疾。卷2,载脾胃、虚弱、吐血、消渴、妇人诸疾。卷3,载有幼科、肿毒、杂证诸疾。卷4,炮炙大法,选录常用药物433种。后附用药凡例。前3卷主要是作者对内、外、妇、儿各科常...

  • 《校注医醇賸义》

    成书于1863年。清代费伯雄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年铅印本。此书原为24卷,后毁于兵火,费氏晚年追忆书中内容,不及十之二三,遂于原名后续“賸义”二字。全书共四卷列述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疾,以及虚劳内伤等诸杂病,先讨论病证,随载编著者自制方,后附古方,使读者明了。...

  • 《形色外诊简摩》

    诊断学著作。2卷。清·周学海撰于1894年(光绪20年)。本书以望诊为重点,兼谈问诊、闻诊。周氏首先将《内经》有关望、闻、问三诊的原文予以编录,并将《难经》以下有关论著,选其切于实用和重要的内容加以补充后综合整理而成。上卷专谈“望形”,首叙“形诊总义”,包括身形内应脏腑部位及其病症;次述“生形”(生理的)、“病形”(...

  • 《修昆仑证验》

    养生类著作。天休子撰。不分卷。成书于道光二十六年 (1846) 。首为揉积论,(即按蹻气血凝聚、经络阻滞之积),引证 《黄庭经》、《庄子·外物篇》 等书中有关论述,说明 “尺宅寸田可治生”,即按蹻头部于人体至为重要。主要是揉百会、眉心、眼内外眥、颧夹等处,凡十法。此后详列亲身证验三十八则。多合以脏腑经络原理。末附“晒...

  • 《虚损启微》

    清·洪缉庵撰。缉庵字洪炜,又字霞城,浙江余姚人。书成于乾隆辛巳,其上卷,首述经义, 阐明调摄之义,保持固有元神,庶几可免致虚成损,得尽其天年。次论证,既不能遵行古人摄生 调神诸法,或以酒为浆,或以妄为常,或醉饱入房,或饮食过度,或喜怒失常,或七情内伤,皆能 致虚。阴虚者,其病则为发热烦躁,头红面赤,唇干舌燥,吐血衄血;阳虚...

  •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清·叶桂撰。桂字天士,吴县人。张振家参校,振家字筱林,吴县人。张氏跋云:叶氏《临证指南》一书,风行海内,操轩岐术者,恒家置一编。说者谓中多赝鼎,命意立方,间有可议,实非当时之定本。曩从贝师游,有叶先生手写方数页,治法入神妙,字迹亦苍劲。闻先生家别有存本,相承洎六世,不以视人,乃真洄溪先生所评定者。咸丰初,粤逆扰吴下,...

  • 《许氏医案》

    医案。清许恩普撰。一卷。成书于光绪二十年(1894) 。载伤寒、温病、痢疾、淋症、霍乱、咳喘呃逆、胸腹绞痛、血晕等验案三十余则,约近万言。所载多为内科杂病及妇产科常见病证治。案例不多,但较为典型。审证细致,论治灵活,叙案简捷明了,辨证精当,尤长于脉诊。善于化裁成方,但不拘于内服方药。如治难产血晕用蒸薰疗法取效案; ...

  • 《续名医类案》

    中医医案专著。魏之琇编集。有清《四库全书》刊本及同治年间刊本。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据信述堂之1957年影印本。魏之琇(1722—1772),字玉潢,别号柳州,浙江杭州人,家为世医。他在重订《名医类案》的基础上,发现该书固然有不少宝贵的内容,但尚不够完备,缺少许多临床方面的内容,决心对之进行补充,遂励意著述,重订了《续名医类案》...

  • 《崆峒问答》

    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所撰《崆峒问答》,全文有两万多字,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用非常直白、浅显地语句,解答了道友在初入道门时,碰到的诸多问题,是正一道基础入门必读经典。...

  •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

    《上清回耀飞光日月精华上经》,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五言颂诗一首,言超度飞升,游行上天之事。又《三条别颂》诗一首,内容文字近似《真诰》卷三所载诸真歌诗,盖为六朝上清派道士所作。...

  •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太上隐书金真玉光一卷」;《无上秘要》等道书引《洞真金真玉光八景飞经》,皆指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又有敦煌抄本五件,写于唐武后如意元年(692),其文字与《正统道藏》本基本相同。此经乃上相青童君撰集,桐柏真人传授东晋道士许远游(许迈)。内载三篇道法。第...

  •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

    简称《上元九天真灵玄录》。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乃太上玉晨君授七真(金明七真),内载上天三百六十五部将军官吏之职位官号,以及其部属兵将官吏之数。故本书又称「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将军玄箓」。据称此箓所载天官兵将「常镇守九天上元,以辅三十六皇之治也」。上即主运天地正气,中即扶命天帝国君,下拯三界之群生,依...

  • 《上清经秘诀》

    《上清经秘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隋唐上清派道士所撰。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主要引述《道性品》(《本际经》卷四)、《上清经》、《九天生神经》、《登真隐诀》等道书,论述修道之要。内有论戒箓、论三十六部尊经、论人生皆有神明护卫、论道性等短论。作者认为,「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教人修道即修心也」,心修则合道,合...

  •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仙道有九丹变化胎精中记」;《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一卷」,即此经。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等书亦多引此经。经文乃太帝君传授,言解开胞胎结节之法。内称世人皆聚九天之气而成胎,出生之后,从...

  •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五称:「道有九真中经老君之秘言也」;《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一卷」,皆指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二卷,收入正一部。又《无上秘要》等书亦常引此经。经文上卷收入三篇道法。一、《太上帝君九真中经》,言存思人体内九真五神,使镇守九宫五脏之法。 二、〈中央黄老...

  • 《续医说》

    医史著作。明俞弁撰。十卷。弁字子容,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平时癖于论医,时录心得收藏之。后仿《医说》体例辑成是书。约四万言。初刊于嘉靖元年(1522)。卷一原医,论述明朝医学、古之良医、医儒同道等,并介绍十部宋元医书;卷二论古今名医;卷三辨惑,论述脉诊、三焦、经脉及方药等部分医理;卷四释异法方宜、正治反治等专门名词...

版权所有©集铺书屋   网站地图 鄂ICP备2022018110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