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魁罡六锁秘法》

    魁罡六锁秘法,撰人及时代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内载九种法术:天地变易法、移天换宿法、威天大法,夜半换日出法、晦朔换月法、却落慧星法、回风灭雷法、回溪蓦林法、虎狼伏藏法、真人化育法。大旨以书符念咒、诵念真名之术,在瞬间可使天地、日月、星辰、江河、风雷、野兽等自然现象发生变易,任意招遣更换。如天地...

  •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书大法》

    述神霄派符箓法及雷法,包括宗派、神谱及养生内容。神霄派创于北宋王文卿。书中有宋徽宗道号。本书当撰于南宋。...

  • 《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

    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南北朝后期,现存敦煌唐抄本八件,题作《十戒经》。另有《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玄部戒律类。经文乃元始天尊讲说十戒、十四持身之品。其内容已见于《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盖系南北朝末道士节录古灵宝经中有关戒律而成。隋唐时此经颇为流行,凡初...

  • 《上清骨髓灵文鬼律》

    上清骨髓灵文鬼律,原题饶洞天定正,邓有功重编。二人皆为北宋天心派道士。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戒律类。全书收载上天「驱邪院」法律科仪一百二十余条,据称皆仿「国家法律」而定。三卷内容概略如下:上卷载「鬼律」六十三条,皆为约束神兵将吏、城隍社令、龙神树神,亡魂妖祟等鬼神之法律。凡有徇私失职,传奏误时,危害人民者,皆...

  •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辑诸仙人教戒,引《真诰》,当出自《真诰》之后。劝人悔过从善、断情守静、去三毒、纳气惜气、叩拜仙灵、凝心虚玄、积善等。...

  • 《太上洞玄灵宝法身制论》

    尊称陆修静为“陆先生”,并曰“既远近亲闻德音,亦宜共禀规诲”,似陆修静同时之人所言。所训导之对象称为箓生、学士,皆六朝时教阶。本论盖作于六朝宋齐之时,主要内客为戒律八条。禁忿争 禁饮酒 禁恶言绮语 禁预期罗捕放生 禁违犯斋戒威仪厨福科令 禁食五辛畜肉 禁恼怒斋主 禁淫乐胡舞,每条禁戒皆有犯戒处罚条例,轻则禁锢百日,...

  •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灵宝中盟经目》第十七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1卷,为六朝灵宝经。敦煌遗经有本经残卷。吉冈义丰、大渊忍尔均认为第三部分为后人增入。吉冈还认为本经出自萧梁初年。述考校功曹及三元品戒罪目。...

  •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

    《灵宝中盟经目》第八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1卷,为六朝灵宝经。本经述十愿、十劝戒、六情戒、十病本、十妙药。...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

    《灵宝中盟经目》第九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上品大戒罪根经》1卷,为六朝灵宝经。敦煌遗经引本经。本经述十善因缘上戒、上品十戒、十恶戒和十二可从戒,又述十方飞天神人说诸罪根及拔度之法。...

  • 《要修科仪戒律钞》

    唐朱法满撰。十六卷。全书采引《九天生神章》、《太真科》、《本相经》、《真藏经》等五十余种道书。卷一述道经传授的各种规定。卷二叙持诵和讲经的仪式及对经文的领悟、修习。卷三写弟子奉师的科仪。卷四至卷六记录“众戒及愿念合一千一百条”。卷七标列“三元罪戒品目”凡一百八十条。卷八、九记斋醮的科仪。卷十记“治屋...

  • 《斋戒箓》

    《云笈七签》卷37录引。吉冈义丰《三洞奉道科诫仪范の成立について》认为本箓出自中唐。述诸斋。...

  • 《灵宝六丁秘法》

    灵宝六丁秘法,防六丁玉女传授,据考应为唐代道书。原本三卷,《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收入,合为一卷。内载醮祭六丁玉女法、祭六丁符法、六丁隐遁法局、六丁无言万一法。以及各种符箓、咒诀、神印。大抵言醮祭存思招遣六丁玉女,以占问吉凶,隐遁藏形,飞升尸解,斩邪驱魔等道教杂术。此类方术盖出于古代阴阳五行家。...

  • 《灵剑子》

    灵剑子,原题「旌阳许真君述」。据考应为北宋或南宋初净明道道士之作。《通志‧艺文略》、《秘目》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许逊《灵剑子》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书分八篇,其中〈松沙记〉言许真君以灵剑斩妖除害,济世行善之事,故书名日《灵剑子》。另有〈序〉、〈学问〉、〈服气〉、〈道海喻〉、〈暗铭注〉、...

  •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道家养生学著作。题“许旌阳述”,当为宋净明道士依托。一卷。本文有经有註。经文叙子时至午时练阳、午时至酉时练阴之术,附以 《引导诀》,述胎息服气、按摩导引、内视存思、叩齿咽津等练养之法;注文则以内丹为主,谓“修道之人,先成内丹,后炼外药、内外相应,即致神仙。”经注意旨不尽相同。载 《道藏》第三百二十册。...

  • 《上清六甲祈祷秘法》

    上清六甲祈祷秘法,乃东华帝君所造,玄元老君授尹喜先生,盖为隋唐道书。原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合为一卷。内载醮祭招遣六丁六甲、那延五天女、天游十二溪女、三官、五方帝君及五方星君之法。谓得此书者能驱使鬼神,能召风云雷雨,能破军寨,能使木牛木马,能壁上画人走动,能令百草冬月开花,能追地下鬼神宝藏,能辟水火刀兵,能敌...

  • 《摄生纂录》

    唐代王仲丘撰,1卷。《新唐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均著录。书书4篇;《导引篇》有赤松子坐引法、婆罗门导引法;《调气篇》载吐纳炼气法、胎食胎息法、食日月精法; 《居处篇》有摄理法、推岁德法、推月德法、埋沙法、老君说河曲父谢天地法、辟盗贼法、居家辟邪杂用方法;《行旅篇》则列举时日方向及吉日选择,列举六十甲...

  • 《太上赤文洞神三箓》

    太上赤文洞神三箓,原题「梁贞白先生(陶弘景)集,唐太史令李淳风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卷首有贞观六年(632)李淳风序,称此书乃齐梁古籍,符箓精妙。书分三箓:一曰《八卦内吉凶应箓》,有八卦神符八道,谓服符念咒,可召神真来告吉凶。又有「祖师入夜梦游诸境玉女迷魂法」,载十二种咒诀,谓诵咒可使人梦游诸境。 二曰《太上玄妙...

  • 《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

    道教书名。原题“东方朔撰”,乃依托,盖出于魏晋时之古道书。一卷。此书叙述道教灵山五岳(泰山、衡山、嵩山、华山、恒山)四山(青城山、庐山、霍山、潜山)之形胜灵迹。仿山水上下曲折之状绘制成图。谓有此真形图,则入山不迷,可避兵灾毒害。并有道士入山书佩符图之法。收入《道藏》第197册。...

  •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并序》

    气功养生类著作。唐·胡愔著。此书对每一脏腑分述其图、修养法、相病法、治病法、导引法、六字气法,有理论、有方药、有气功法的运用,是继《黄庭内景经》之后,研究气功养生法的专著。其特点是:①重视把握阴阳。认为气功“把握阴阳,呼吸精气,造物者翻为我所制。”以自己身内阴阳作根基,调整自身节律,和调阴阳,藉以提高身体抵...

  • 《七域修真证品图》

    内容与《真诰》、《真灵位业图》有联系,盖出自六朝末。述修真由浅入深所经历的等级。图已佚。...

  •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原不题撰人。据考应为金人时雍(道号逍遥)或其弟子「子明」编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篇首有唐明皇御制序,内称「上方开化无极太上灵宝天尊」居一气化均之天,九清自然之国,宣扬教范,命真仙之众传经化人。经文分三品:其一为本经,乃上方明皇开化天尊及太素清虚真人人讲论修行「大洞真元」之道。认为修道者...

  •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

    道教书。书成于宋代。作者不详。书中列《虚无自然图》、《道妙恍惚图》、《太极先天图》、《三仪冥有图》、《气运图》,凡五图, 图后均有解说。其宗旨认为茫茫大道,运真一元阳之气,此乃万物之宗,人能守之,则可养气延年,修真成仙。本书与《上方大洞真元阴阳陟降图书后解》,两者实本为一书。在《道藏》中二书紧接。据本书序言...

  • 《太上三辟五解秘法》

    太上三辟五解秘法,又名《楚大夫隐地八术通仙正道》。撰人不详,盖为六朝隋唐间道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内载弄神出身法、尸解竹杖法、投胎换舍法,言以存想、尸解、投胎等方术使魂神脱离形体,隐形遁世,辟死而得长生,此即「三辟」之法。又有「五解」法,谓吞食金、木、水、火、土五解符及存想念咒,可以隐遁解灾。又有「...

  • 《玄圃山灵(匚金)秘箓》

    玄圃山灵(匚金)秘录,原不题撰人。据考应为晚唐天师道道书。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编首有咸通元年(860)皇甫朋序,谓「《灵金秘录》乃玄圃山神灵密奥之妙用也」。据说玄圃山又名昆仑山,山中有神宰曰虚陀帝君,又有二十四神净,分布十二州,制天下祸福。本书所载即书符念咒,召清虚陀帝君及二十四将之道法。分三卷,二十四法...

  • 《玄珠歌》

    经名:玄珠歌。原题通玄先生,当为唐道士张果。底本出:《正统道藏》洞玄部众衍类。“玄珠”,本是一个哲学的用语,首出于《庄子·天地》。篇中之“玄珠”,本意是比喻道家的形上本体之“道”。由于“玄珠”渗入了神秘性内涵, 因而道教对其进行了借用与发挥。在外丹术中, 玄珠是水银的隐名。水银之所以被称为“玄珠”, 与以其作为药物而炼...

版权所有©集铺书屋   网站地图 鄂ICP备2022018110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