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蜀道难》

    中国古代诗歌。唐李白作。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以丰富想象,着力描写了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某些忧虑和关切。全诗47句,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来描写入蜀道路之艰难。诗歌一开篇连用5个感叹词,极言蜀道之难。接着具体地写,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

  • 《洪恩灵济真君礼愿文》

    明成祖时封洪恩灵济真君号。述祈祷仪及赞词、愿文。...

  • 《洪恩灵济真君七政星灯仪》

    洪恩灵济真君七政星灯仪,明道士王某奉旨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载燃放七政神灯,礼赞璇玑七政神君(即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神君),并归礼洪恩灵济真君之科仪。是为八种《洪恩灵济真君斋仪》之一。...

  • 《管城硕记》

    三十卷。清徐文靖 (1667—1756)撰。徐文靖字位山,又字禺尊,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官至翰林院检讨。晚年一直在故里“翠螺书院”主讲。一生务古学,讲求实学,考据经史,著述甚富。《管城硕记》是徐文靖读经、史、子、集各类著作的札记,自经史以至诗文辨析考证,每条以引原书为纲,各条参以论辨,略似《学林就正》之体,而且考订比较详细,大致与《...

  • 《洪恩灵济真君祈谢设醮科》

    洪恩灵济真君祈谢设醮科,又题《洪恩灵济真君设醮仪》。明道士王某奉旨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载设醮科仪,为《洪恩灵济真君斋仪》之一。...

  •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原题朱棣等撰。书成于明永乐中。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书分三篇:其一为永乐十五年(1417)明成祖朱棣御制〈灵济官碑〉。内称明成祖于病中得二神默佑,施以灵符妙药,使成祖病愈,故册封二神号曰「洪恩真君」,并敕有司大新庙宇,祭祀二神,以答谢神恩。 其次为〈二真成仙〉,概述二神事迹。二神即五代南唐国江王...

  • 《太上三元法》

    全称《太上大道三元品诫谢罪上法》。道教书。记载三元日谢罪条例。据《唐六典》卷四“祠部郎中”:“(道士有)三元斋: 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皆法身自忏愆罪焉。”收入《道藏》第一百九十二册。...

  • 《阿毗昙心论经》

    此经为解释阿毗昙心论者。大德优婆扇多造,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六卷。...

  • 《端平诗隽》

    宋诗别集。四卷。宋周弼撰。周弼,字伯㢸,汶阳 (今山东汶上)人,周文璞之子,自幼博闻强记,嘉定十三年 (1220)进士,在浙东一带为官。嘉定十七年辞官而去,周游江湖。著有《端平诗隽》。此集为周弼诗选,凡四卷。乃其殁后李所选编。据集前李栻序称,“弼名振江湖。人皆争先求市,但卷帙中有晚学未能晓者,多恐有不行之蔽,兹摘其坦然者,兼集外所得者...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注解》

    题“通神庵洞阳子注解”。前有锦江葆真子周准序,知洞阳子姓吕。经为祝诵祈禳之文,含内丹语。注述修性炼气聚精,三宝化为神。...

  • 《春秋辨义》

    三十八卷。明卓尔康撰。此书正文三十卷,卷首八卷。其正文于每条经文之下,杂取旧说排比诠次,而断以己意。每公之末,又各附以列国本末一篇,提举有关盛衰兴亡之大事,别为类叙。其考证有得有失,如隐公六年“郑人来谕平”,卓氏认为当依《左传》训更成,《公羊》以为堕成,《榖梁》以为不果成者,文义皆误。又隐公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公羊》...

  •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原不题撰人。据卷末后记,应为北宋道士张承先所撰。《通志‧艺文略》已着录此书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书中宜称道士受《灵宝五老赤书真文》之日,应依法祭醮,以招降天真,以后三年一醮,三醮而止。本篇即张承先所撰醮祭招真仪法。篇内详叙招降灵宝五帝灵官,请神灵侍卫护身之法。...

  •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云笈七签》卷20全录本经,名曰《太上飞行九神玉经》。基本内容与《北斗九皇隐讳经》同,但更为详尽。本经盖亦六朝古道经。太上大道君向北极真公述飞步七元九星之道,劝人步罡踏斗,存思九皇。...

  •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呪妙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本篇首题「神兵护国安家驱鬼消灾奉敕咒品」,内容与《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第十卷〈神兵护国品〉略同。书中乃元始天尊演说,谓下界众生或多作恶逆。或遭逢劫运,故有千鬼万邪散布世间,传播种种疾病,残害人民。世人若能信奉大道,持诵《...

  • 《高上玉皇本行经髓》

    卷末附《传经源流》,述安成玉源仙派上清三洞五雷经箓清微明元使刘处源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从仙人受此经,获祐护。该经为《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缩本,盖出自处源之手。...

  • 《玉堂丛语》

    亦作《玉堂丛话》8卷,明焦竑撰。焦竑平生著述宏富,此书是其最后一部著作,他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为本书作序,第2年即谢世。此书是他死后由其门人编辑行世的。“玉堂”是翰林院的别称,此书因专记翰林故事,故称《玉堂丛语》。《玉堂丛语》实则是明代万历以前的翰林人物言行录,顾起元序称:“《玉堂丛语》若干卷,太史澹园先生以...

  • 《高上玉皇胎息经》

    高上玉皇胎息经,简称《胎息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另有唐幻真先生《胎息经注》注本,收入《云笈七签》卷六十。此经为七言韵文,全篇仅八十八字,论述胎息要旨。胎息为道家养生之术,渊源甚古,《抱朴子内篇》〈遐览〉已着录《胎息经》。在《抱朴子内篇》〈释滞〉中亦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

  • 《春秋传说例》

    一卷。宋刘敞撰。此书与杜预《春秋释例》、陆淳《春秋纂言》相类,旨在发凡举要,阐明其《春秋传》褒贬之例,实为其《春秋传》一书之纲领。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原书凡四十九条,然无传本。今本是 《四库全书》编辑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只得二十五条,“且多零篇断句,不尽全文”。《春秋》一书之例(亦称义例》是历来治《春秋》...

  • 《高上玉皇心印经》

    简称《心印妙经》,作者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是道士早晚必须讽诵的功课。《心印经》全文四字一句,共二百字,主要讲述道教修炼方法,论说内丹中炼养精气神的秘要。认为「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而精气神的关系则为「神依形生,精依气盈。」强调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只要炼养自身精气神,就能获致长生。...

  • 《混元阳符经》

    混元阳符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全篇仅一百四十余字,皆四言韵文,辞旨颇晦涩。其中有「血灌五体,神符火君。脑灌华液,胎高辅真。边阙不动,神燥命门」等语,似为房中炼养口诀。...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亦名《雷霆玉枢宝经》。道教书。雷声普化天尊总司五雷,普化群生,为赏善罚恶之神。一卷,分上下两节。上节言“至道”,下节言“气数”。此经出于宋代。收入《道藏》第25册。另有白玉蟾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二卷,收入《道藏》第50册。《道藏辑要》有《玉枢宝经赞解》。清代李涵虚《太上十三经注释》中有《玉...

  • 《鞞婆沙论》

    凡十四卷。尸陀槃尼撰。苻秦僧伽跋澄译。又称阿毗昙毗婆沙、鞞婆沙阿毗昙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鞞婆沙,梵语vibha^s!a^(毗婆沙),意为广说、广释。本书内容系广释说一切有部之法相。说阿毗昙八犍度第一。鞞婆沙三结处第一。三不善根处第二。三有漏处第三。四流处四。四受处第五。四缚处第六。五盖处第七。五结处第八。五下结...

  • 《二妙集》

    金代诗合集。8卷。段克己、段成己作。段克己、段成己兄弟幼时有才名,金朝礼部尚书赵秉文很赏识2人,称之为“二妙”,故其合编诗集即以“二妙”为名。卷1存五言古诗,计段克己12首,段成己18首;卷2存七言古诗,计段克己6首,段成己5首;卷3存五言律诗,计段克己19首,段成己8首;卷4存七言律诗,计段克己19首,段成己85首;卷5存绝句,计段克己50首,段成...

  • 《春王正月考》

    二卷。张以宁 (1301—1370)撰。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今属福建)人,元末著名经学家。泰定年间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以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明灭元,复授侍读学士。史称元故官来京者,危素以及以宁名尤重,危素长于史,以宁长于经。洪武初,奉使册封安南王,还卒于道。张以宁家古田翠屏山下,学者称“翠屏先生”。除此书外,张氏还...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

    题“海琼白真人注,祖天师张真君解义,五雷使者张天君释, 纯阳子孚佑帝君讚。”注者为白玉蟾,较为可信,后三人盖伪托。 注义、释文多释专门词语,敷衍经义。卷后附《圆满吉祥灵章》、 《符篆》及十五种鬼名。又附三十九代天师太玄子(张嗣成)至顺 癸酉(1333年)跋,称玄阳子得经,方将梓而广之。该经盖玄阳子所刊。...

版权所有©集铺书屋   网站地图 鄂ICP备2022018110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