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龙虎还丹诀》

    龙虎还丹诀,原题「李真人述」。约出于五代或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李真人《还丹歌》一卷」,似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包括《望江南龙虎诀》十首,《菩萨蛮还丹诀》十首,并附录《沁园春注解》。前两种歌词均言外丹,对金丹根蒂、药物、鼎器、水火、节行、秘诀、功用等,皆逐一点明其要。谓金丹之源是真铅...

  • 《龙虎还丹诀颂》

    龙虎还丹诀颂,北宋初道士林太古撰,谷神子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篇中所收林太古《还丹诀颂》,有七言绝句六十四首,咏述外丹要旨。谓还丹之要在于华池,药物根本唯仗龙虎,龙虎即铅汞。以龙虎互用为药,阴中抽阳,阴精返元,阴阳交感,结成大药。服之使人超凡出尘,脱胎成仙。炼时须法乾坤二卦运用水火,其玄中细微。「只在坎离返复用...

  • 《龙虎元旨》

    龙虎元旨,原不题撰人。据篇末跋文称:东岳董师元于贞元五年(789)受丹法于罗浮山隐士青霞子,开成五年(840)传授成君。可知此篇当出于晚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篇包括论文及七言歌诀七首,论述外丹药物及法度火候等要旨。书中称龙虎即铅汞二物,为还丹主要药材,另需以曾青为气,雄黄为史。汞、砂、铅、金分别取震、离、兑、坎四卦...

  • 《鸣鹤余音》

    鸣鹤余音,元朝仙游山全真道道士彭致中编集,约成书于至正七年(1347)。九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前有元代学者虞集序文,叙述此书编集始末。正文中广泛采集唐、宋、金、元道士所撰诗词歌赋及杂文,总计约四百七十篇。入选作者约四十人,其中多为全真道道士。如祖师钟离权、吕洞宾、王重阳、马丹阳、丘长春、郝太古、宋披云、冯尊师...

  •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十七卷。唐王冰撰。此书专论五运六气之说,共二十四篇:五运元通纪、迎随补泻纪、运符天地纪、天元定化纪、观象应天纪、天运加临纪、占候气运纪、天罚有余纪、阴亏平正纪、运临超接纪、运通灾化纪、灾祥应纶纪、南正顺司纪、北正右迁纪、司天配轮纪、正化令转纪、司天间化纪、三元配轮纪、地应三元纪、地合运胜纪、胜符会对纪...

  •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

    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原不题撰人名。据卷首吴筠序文称,此经乃李谪仙所授。序作于元和戊戌年(818)。是年吴筠已死四十年。可知序文乃中唐道士伪托,李谪仙疑即孟谪仙之误。《通志•艺文略》着录此经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经文分九章,言内丹。所述丹法实为集神存想,谓「集神以为道,神集则内丹成,存其形。」修持者先须去...

  • 《内丹还元诀》

    内丹还元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解释内丹之五行、四象、七宝、九仙真炁、八卦内属等术语。谓五行即五脏,肝之余炁流于上腭之左名金液,肺之余炁流于上腭之右名还丹,心之余炁流入上腭之右名神水,肾之余炁流于舌下右边名华池,脾之余炁流人唇内名黄芽。又称四象者,一为金翁,乃肺中之唾;二为...

  • 《陈先生内丹诀》

    陈先生内丹诀,北宋道士陈朴撰。《通志‧艺文略》着录。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作者自称于元丰戊午年(1078)游南都,遇淮南野叟授以内丹诀,因记录成书。其丹诀分炼丹工夫为九转,每转以七绝诗歌一首、《望江南》词一阙为颂,又以口诀一段详述其修持法要。所述丹法自成一家,与钟吕内丹派诸家不同。大略谓天一真水藏于胆中,为性命之根...

  • 《内丹秘诀》

    内丹秘诀,编纂人不详。似出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选辑内丹歌赋七篇:其一〈内丹赋〉,撰人不详。以华美之辞叙述内丹修炼及其神功。 其二〈阴丹诗〉,撰人不详。乃五言古诗,歌咏房中术。 其三〈海蟾子还丹赋〉,刘海蟾撰,叙述内丹旨要。 其四〈至真歌〉,撰人不详。为一首长篇七言古诗,咏述内丹要旨。其说以神气为丹本,...

  •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金末元初全真道士王志谨(号栖云子)撰述,约成书于丁未年(1247)。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乃王志谨门人「刘公」记录,论志焕编次,收入王志谨语录九十余条。书言全真道炼心修性之真功真行。其说以《清静经》为本,兼摄禅宗心性论。谓修道之人先要明了自己本分事。所谓「自己本分事」即自我形骸底一点灵明主宰...

  • 《清庵莹蟾子语录》

    清庵莹蟾子语录,元朝全真道士李道纯撰述,弟子柴元皋、赵道可等人编集。约成书于至元戊子年(1288)。六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李道纯讲道语录及诗词丹诀,分别由柴元皋等六位弟子每人编成一卷。李道纯号清庵,又号莹蟾子,本为南宗创始人白玉蟾的再传弟子,其丹法融汇三教,在内丹法中自成一家,被后世道教称之为内丹「中派」。其...

  • 《三论元旨》

    三论元旨,原不题撰人名。据卷首序文及书中内容看,作者似为晚唐五代时岩泉隐居之士。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分〈道宗〉、〈虚妄〉、〈真源〉三章,论述修心契道,见性成真之旨。大抵以唐代道教重玄哲学为宗。谓大道自然无为。湛尔常存;道、心、性三者为一,「即心是道,心之与道,一性而然」。故修道之要在于修心见性,清静无...

  • 《上清太渊神龙琼胎乘景上玄玉章》

    《上清太渊神龙琼胎乘景上玄玉章》,撰人不详。似为唐宋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称汶水真人蒙上清上玄玉女赐以神龙之珠,并得妙炁之符。得道升真之后,又对丹元讲道传经,并授龙珠和符箓。经文称若依法烧香拜祝,明目看珠,则珠化为龙,负人上游九天,取龙炁炼形,可以出入龙之口鼻。若以黄笔书升龙符于青素之上,置鲤...

  •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

    《上清秘道九精回曜合神上真玉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应为东晋南朝上清派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乃金阚上保检仙司命杨君(杨羲)传授,体例与《真诰》相似。经文言存思之法。其法先精思澄观,招光吸影人于两瞳,焚香诵咒,存思北斗九星。又存思自身明堂宫中出紫炁,二目瞳子引导太一至天庭,人拜太一求长生,乘北斗游行虚...

  •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又名《青童道君列纪》或《太保玉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乃金阙帝君授青童道君,后由魏华存授许远游。经文言存思身中洞房宫三真及诸神之法。其法闭目内视,思念脑部洞房宫三真,得日月结炁成符,揖之以采日精月气。又称人体内二十七真各有真讳,知此神宝真...

  • 《上清太玄集》

    上清太玄集,金朝全真道士侯善渊(号太玄子)撰。十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收录侯善渊所撰论文六篇,铭文二十一篇,诗词千余首。其论文铭文皆阐述道德清静之玄理,以老庄思想为本,兼融儒理佛法。大旨以重玄为宗,谓太易之先寂寥杏冥,真精感激,元气流通而万物化生。大道无形无名而无不形名、无为而无不为,无所不包,无所不化,是谓大通。有...

  • 《醉花窗医案》

    清末介休名医王堉著,《醉花窗医案》内容篇幅不大,仅有5万余字,但所载医案中外感病18种、肝类病12种、心脏类疾病3种、脾胃病24种、呼吸病6种、肾类病6种、预断死亡病例5种、五官及外科12种、妇产科14种、儿科5种,其中还有药物介绍及医者心得等。此书原为手抄本,现存于北京图书馆.该书于1961年在介休县(今介休市)被发现,后经中国...

  •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应为东晋南朝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言存思「无英真童」之法。无英真童是人体内神君之一,《上清大洞真经》中有存思此神之法。本篇所述道法则更为详明,经文称无英真童在人身中,思之即来,来即同游,混合而变。存思之法,闭目向日月,静候无英前来,见红紫宝色中...

  • 《上阳子金丹大要列仙志》

    上阳子金丹大要列仙志,元朝陈致虚撰。原为《金丹大要》之附篇,《正统道藏》本单出为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列举全真道祖师十六人小传,旨在说明钟吕丹法传承源流。其传法谱系为:东华帝君传钟离权,钟离权传吕洞宾。吕传刘海蟾、王重阳、刘海蟾传董凝阳、张伯端,王重阳传马丹阳等全真七子;马丹阳传黄房公、宋德方;宋德方传李钰、李钰传张...

  • 《上阳子金丹大要图》

    上阳子金丹大要图,元朝道士陈致虚撰。原为《金丹大要》之附篇,《正统道藏》单出为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以图像指示内丹之要。书中有太极图、太极分判图、先天太极图、后天太极图、金丹九还图、金丹七返图、金丹五行图、太极顺逆图、元气体象圈、金丹三五一图、清浊动静图、宝珠图,金丹四象图、金丹八卦图、物形相感图、明镜丹道...

  •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元朝陈致虚撰。原为《金丹大要》之附篇,《正统道藏》本单出为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分〈仙派〉及〈钟吕二仙庆诞仪〉两部分。〈仙派〉列举从内丹派教祖至陈致虚之传承谱系。以「太极先天老子」为教祖,谓其世世显化,在周朝降生为李耳,亦即「后圣玄元太上老子」。太上为东华帝君之师,从东华帝君经钟离权、吕洞宾、...

  •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北宋刘温舒撰。《通志•艺文略》着录刘温舒《素问论奥》四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另有《四库全书》本三卷,其后附录《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此书前有元符乙卯年(1099)作者自序,宣称《素问》书中「气运」之说,最为补泻养生之要。但原书篇章杂乱,使人难以惯用。作者因此而「栖心圣典,究源附...

  •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一五气真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道士所作。唐王悬河《上清道类事相》卷一引《皇人守三一经》,疑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经文称轩辕黄帝往峨嵋山求见天真皇人,皇人授之存思服食要道。皇人称人身之神、血、炁为三一;泥丸、绛宫、丹田(即人体上中下三丹田)为三一之宫;又称五方之精炁为五牙,五...

  •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书首先叙述宇宙生成过程,经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诸阶段,然后天地生成。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父母,天地之本根,阴阳之祖首,万神之帝君,「万物莫不由之而生成也」。又称上有四梵三界三十二天,下有洞渊九地。天地之间有四等人类...

  • 《太上清静元洞真文玉字妙经》

    太上清净元洞真文玉字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隋唐道士之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由九段玉诀及一首韵文组成,其内容为解释「真文玉字」,即解释符文。书中仅存注解而无符文,注解文辞亦颇隐讳。大旨教人译读和书写符字之法。又教人呼念神仙魔鬼之名,以除凶灾。...

版权所有©集铺书屋   网站地图 鄂ICP备2022018110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