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格著作。宋释惠洪撰。《天厨禁脔》之题名,意谓作诗三昧之所在。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共三十八目,以唐、宋名句为式,标论诗格、诗法,而以句法为中心。所论句法计有“近体三种颔联法”、“四种琢句法”、“就句对法”、“十字句对法”、“十字句法”、“十四字对句法”、“错综句法”、“折腰步句法”、“绝弦句法”、“影略句...
五代或宋初诗论著作。1卷。旧题白居易著。一般认为是伪托的。书中讲诗“意”,有正统儒学文论的成份,但也从诗的结体、文藻、物象、用事等方面阐述了意的表现。如“依带境”,“抒析入境意”及“招二境意”都论及物色描写的“境”与意相合,由境见意;“影带宗旨”中讲文藻与意的关系,也主张以意为主,然后饰以文彩,即可“悉皆流...
诗话著作。明田艺蘅撰。田艺蘅,字子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以贡生授徽州训导,罢归。博学善文,著述甚丰,世比之杨慎。著有《留青日札》、《老子指玄》、《煮泉小品》、《田子艺集》及杂剧《归去来辞》等。《香宇诗谈》,《说郛续》收有三十四则。内容以评诗为主,不涉记事。书中诗学见解,其一称“诗关气运”,“汉世浑厚高古,魏...
诗格著作。唐崔融撰。崔融(653—706),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属山东)人。年二十四以词弹文律科登第。历任崇文馆学士、太子侍读、著作佐郎、内史、凤阁舍人等职,兼修国史。神龙二年(706),奉敕撰《则天实录》,又奉敕为《则天哀册文》,用思精苦,发病而卒。《唐朝新定诗体》或作《唐朝新定诗格》,见于《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著录,未题...
元诗别集。1卷。金涓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金涓原有《湖西》、《青村》2集,共40卷,但久已亡佚。本集是他的后人辑佚而成,编于明嘉靖年间,所以叫“遗稿”。卷首有门人王可宗撰《祭青村先生文》。集中只有第1篇是文,其余都是诗。卷末有附录。最后是明嘉靖四年(1525)金江序。金涓隐居于元明之间,他的诗...
八卷。明童轩(1425—1498)撰。童轩,字士昂,鄱阳 (今属江西)人。景泰二年(1415)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历任寿昌知县、云南提学佥事。成化初,以右副都御史总制松潘军务,后又进南礼部尚书。著有 《梦要览》、《清风亭稿》、《枕肱集》等。据《千顷堂书目》载《清风亭稿》十卷。而此集共八卷,其中骚赋一卷,诗七卷。为其门人李澄...
诗话著作。宋郭思撰。郭思,字得之,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曾续补其父画家郭熙所撰《林泉高致》。《瑶溪集》,亦称《郭思诗话》,《通志·艺文略》诗评类、《宋史·艺文志》文史类著录,惟《通志》未题撰者姓名。原书十卷,久佚。元方回《桐江集》卷七有《瑶...
诗话。宋严有翼撰。严有翼,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南渡前后建安(今福建建宁)人,高宗绍兴年间尝为泉、荆二郡教官。《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谓其“大抵辨正讹谬,故曰‘雌黄’。其目:子史,传注,诗词,时序,名数,声画,器用,地理,动植,神怪,杂事。卷为二十,条凡四百馀”。原书久佚,今传《说郛》本系节编本,仅八则。又有《四库全书总目...
诗论著作。清叶燮著。四卷。旨在推究诗之本源,探讨诗歌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分内、外二篇,内篇“标宗旨”,外篇“肆博辨”,体系严整。论诗首倡源流正变、沿革因创之说,认为诗歌的发展是由源及流,由本及末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反对执源而遗流或得流而弃源的片面行为,把沿革因创的辩证统一,看作是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同时还认...
诗别集。一作《庆湖遗老诗集》、《庆湖贺遗老集》。宋贺铸撰。铸自七岁起,即学诗,日以章句自课,至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1088),凡著之稿者,约五六千首。然以为妄作,三数年一阅,屡焚之。以后,拾其馀而缮写之,至绍圣三年丙子(1096)成集,止于元符二年己卯(1099)前,为九卷,自作序,凡收诗四百七十二首。是为《前集》。徽宗政和三年(...
诗格著作。唐李洪宣撰。李洪宣,晚唐人,生平不详。《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录为“樵人李宏宣撰”,又云:“未详何人,当在五代前。”书中所引诗例为方干、杜牧之作。方干卒于咸通末年,该书当成于此后。书中内容简略,无突出见解。“诗有五不得”言作诗避忌,乃袭自皎然《诗式》中之“诗有六迷”。此外,如所谓“束散法”、“审对法...
唐代诗论著作。1卷。王叡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王叡为晚唐人。在晚唐、五代的各种“诗格”中,本书所出较早,且较少芜杂琐碎之病。书中内容,先“论章句所起”,举例诗以证三、四、五、六、七、八、九言诗的肇端;次标诗的体式,共列三韵、连珠、侧声、六言、三五七言、一篇血脉条贯、玄律、背律、计调、...
《二十四赋品》是清朝魏谦升仿照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创作的,是关于诗歌、辞赋创作的理论著作。《二十四赋品》对于诗赋的结构、声律、情韵、骈俪等方面逐一进行了阐述,涉及语言艺术风格,语法修辞等方面,对于诗歌、辞赋的创作和研究有指导作用。...
昆曲声乐论著。明沈宠绥撰。有明崇祯十二年(1639)原刻本,现今通行的是1959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五集排印本。全书三十六章,首章《曲运隆衰》论述了南北曲声腔的源流、沿革及兴衰。最后两章《律曲前言》和《亨屯曲遇》分别节引了魏良辅和王骥德的部分曲论。其余多为解说南北曲歌唱中念字的格律与技巧,按平、上、去、...
古典戏曲论著。1卷。明人张琦著。这部论著分为“填词训”、“作家偶评”、“曲谱辨”、“情痴寤言”4个部分。张琦认为“曲也者,达其心而为言者也”,“传奇之曲,与散套异”。在“填词训”里,他着重论述了散套填词的注意事项。在“作家偶评”里,他对明散曲和传奇作家的成就和风格分别进行了评说,其中不乏高论。如其论汤显祖《...
古典戏曲论著。1卷。清人焦循著。李斗《扬州画舫录》说:“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农谭”,即农家人的谈论。这部论著是焦循于柳荫豆棚之下和农人“闲谈”的记录。谈锋主要针对花部所演的10部著名戏剧,就其本事和故事来源、梗概做了论述。这是花部兴起后,较早的一部专门评论花部戏...
清木鱼歌作品。一说作于明末。有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福文堂刊本,全名《第八才子花笺》,今较通行者为民初刊本《静净斋第八才子花笺记》,五卷六十三则。述吴江官宦子弟梁亦沧游学苏州,在舅父家遇舅母甥女杨瑶仙,别后思念不已,邀表兄姚生去杨府拜见官居都督的杨父,在花园见瑶仙题于花笺之诗作,遂和诗一首。瑶仙见诗,经婢女云...
拟民歌集。明冯梦龙(1574—1646)撰。一卷。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是书摹拟民歌,采用《夹竹桃》调,以顶针格形式,每首末句必用《千家诗》,故名。共收录拟民歌之作一百二十三首,包括前叙、后序各一首,内容多系“郎情女意”、怀人恋旧之情歌,大都以女子口吻唱抒幽期密约,相思爱恋等,其中不乏低级庸俗之作。有明刊本,一九五...
明代传奇剧本。作者佚名。未见明清诸家戏曲书目著录。写青州书生刘永,年少多才,娶金花女为妻。因家境贫寒,金花常遭兄嫂的凌辱。刘永欲赴试,金花向兄嫂借贷,不允。夫妇相偕入京,途中遇强人抢劫,金花投水。后2人遇救。金花返兄家,誓不再嫁,其嫂逼迫她上山牧羊。后刘永及第授官,途经金花女投江处致祭,不意在南山与她相会,夫妇...
元诗别集。黄镇成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秋声集》传世各本卷数并不一致。有9卷本,现存明洪武十一年(1378)黄钧刻本;有10卷本,现存明嘉靖十二年(1533)王锦刻本,并有附录1卷,顾嗣立编《元诗选》所据即10卷本,卷首有郑潜序;有4卷本,现存明人何望海刊本、清顺治十一年(1654)萧雯刻本及数种清抄善本,《...
宋诗别集。李彭撰。《直斋书录解题》卷20著录此书为10卷,但世间久无传本。清代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各韵检出李彭诗720余首,校订讹谬,重编为10卷,以还其旧貌。前4卷为五言古诗,卷5、卷6为七言古诗,卷7为五律及五言长律,卷8为七律及七言长律,卷9、卷10为五、七言绝句及采自《玉涧小集》的补遗7首。此书除《四库全书...
近代诗集。又题《散原老人手书诗稿》。陈三立著。1961年台湾中华书局据手稿影印,平装1册。卷首刊有作者《题辞》、1961年俞大纲《序言》。此集收诗稿手迹169题200余首。写作时间始于1919年,止于1926年。开篇为《始春初堂望钟山余雪》,终卷为《为姚虞琴题吴柳堂侍御罔极图遗墨》。陈三立在《题辞》中说:“此手稿付新午收藏”...
苏轼诗集注本。五十卷。又名《补注东坡编年诗》、《东坡先生诗补注》。清查慎行注。查氏先是不满于题名王十朋纂辑之《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曾为之驳正瑕亹,积久渐成卷帙。后读宋荦新刻之《施注苏诗》,因复补辑旧闻,而成是书。查氏勘验原书,参照他本,补录宋荦所删之处,以存旧貌。又采撷众书,增其未收之作,详其未详之处,正其...
二卷。唐胡曾 (约877前后在世)撰。胡曾字不详,长沙人《全唐诗》作邵阳人。生卒年不详。曾诗有云:“故园寥落在长沙”,故从)其天分高爽,意度不凡。初累举不第,咸通中,始中进士,尝为汉南节度从事。高骈镇蜀,辟为书记。曾居军幕,每览古今兴废陈迹,慷慨怀古,作咏史诗三卷,(《唐才子传》作一卷,此从全唐诗)有咸通时人陈盖为之注,...
古典戏曲论著。2卷。清人李调元著。这部论著和李调元的《雨村曲话》是一个整体。《曲话》重在论元、明、清作家和作品,论各家特色和作品的短长,而《剧话》则重在论戏曲体制的沿革变化(上卷),论戏曲所演故事来源(下卷)。其写法亦是从对前人论说的引述中,时而发挥个人所见。上卷对于地方声腔的介绍是他书所少见的,为研究清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