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藏海居士集》

    宋诗别集。2卷。吴可撰。作者生平事迹无可考,“藏海居士”当为其别号,其《藏海居士集》未见著录,仅有诗作、诗话等散见于《永乐大典》,谓出自此集。清代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其诗编为2卷。上卷录入五言古诗15首、七言古诗7首;下卷录入五言律诗6首、五言排律1首、七言律诗13首、五言绝句2首、七言绝句15首。凡古今体...

  • 《聱园词剩》

    聂树楷撰,词集...

  • 《白石道人歌曲疏证》

    词集疏证,(宋)姜夔撰(近人)陈思疏证...

  • 《碧山乐府》

    明代散曲集。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著。现存版本较多,有明正德年间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正德刻、清补本《碧山乐府》,凡2卷、拾遗1卷;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张书绅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嘉靖康浩刻本《碧山乐府》1卷、拾遗1卷、续稿1卷。王九思曲作写得爽朗、雄健,甚至有几分粗豪。如〔沉醉东风〕:“有时节露赤脚山巅...

  • 《波外乐章》

    民国词人乔大壮被喻为"词坛飞将",其词受生平遭际及性情气质影响颇大。早期所作,以深婉密丽、闲雅多致的风格为主;中年以后,国事飘摇、家庭多故,词作多幽咽吞吐、沉郁蕴藉之音。而因其孤高狷介、至情至性的精神气质,其词又呈现出气格高华、沉郁深幽的特质。词风与北宋晏几道、秦观、贺铸为近,是典型的词心之作,在民国词坛具有独...

  • 《苍筤词钞》

    孙鼎臣撰,词集...

  • 《草堂诗余》

    唐宋词选集。4卷。南宋人编,不著姓氏。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1)云:“《草堂诗余》二卷,书坊编集者。”没有指出编集者为谁。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刻本《草堂诗余》。则题为“建安古梅何士信君实编选”。明言编选者姓氏。今此两说并存。此书编于何时,巳不可知,其流传则当在南宋中叶以前。《四库全书总目》云:“王楙《野客...

  • 《晁无咎词》

    六卷。宋晁补之 (1053—1110)撰。晁补之字无咎,钜野 (今属山东)人。是集又名 《晁无咎词》、《琴趣外编》。《书录解题》则作一卷,称《晁无咎词》。原本为毛晋所刊,题曰 《琴趣外编》,其跋语称诗余不入集中,故名 《外编》,分为六卷。但与《书录解题》皆不合,未详其故。晁补之之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受苏轼影响很大。此书还有影宋...

  • 《初寮词》

    一卷。宋王安中 (1075—1134)撰。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 (今属山西)人。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等。对王安中之为人,历史上多有微词者,然其才华富艳,亦不可掩。宋人黄升所撰《花庵词选》即已收其词,其中 〔小重山〕之“椽烛乖珠清漏长,庭留春笋缓飞觞”,〔蝶恋花〕之 “翠雾萦纡消篆印,笛声恰度秋...

  • 《词莂》

    清朱孝臧编选,张尔田补录。一卷。是编为朱氏客寓吴中时,与张尔田“恒共商略去取”选成。后朱氏移居上海,与况周颐踪迹日密,又补选入况词。最后由张尔田补入朱氏自作十阕成编。朱氏卒后,始付梓,刻入《彊村遗书》。全书录清人毛奇龄、陈维崧、朱彝尊、曹贞吉、顾贞观、成德、厉鹗、张惠言、周之琦、项廷纪、蒋春霖、王鹏运、郑文焯、...

  • 《词综》

    词选集。清人朱彝尊、汪森编。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浙派词人领袖。《词综》先由朱氏编选26卷,后又由其友人汪森增补10卷,共36卷,选辑唐、五代、宋、金、元词人659家,词2252首,蔚为大观。编者广采各种资料,搜罗宏富,有不少他本所未见收录的作品,给人以别开生面、耳目一新之感。朱彝尊《发凡》说:“词至南宋...

  • 《藏书纪事诗》

    诗集。清叶昌炽(1848—1917)撰。七卷,一作六卷。昌炽字鞠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光绪进士,官侍读,督甘肃学政。学问渊博,尤长于金石、版本之学。著有《语石》、《石宝录》。叶氏以毕生精力笃攻坟典,广录博采,“自正史以逮稗乘方志、官私簿录、古今文集”中有关历代藏书家的资料,加以考订,而撰成此书。记录上起五代北宋,下迄清末一千...

  • 《曹祠部集》

    二卷。附《曹唐诗》 一卷。唐曹邺(约859前后在世)撰。曹邺,字业之,一作邺之。阳朔(今属广西桂林)人。生卒年不详。约三十岁时入京应试,困居长安十年,落第九次,备受世人冷眼。后得到中书舍人韦悫的赏识,力荐于礼部侍郎裴休,遂于唐懿宗大中四年 (850)登进士第。咸通二年 (860)至咸通六年间,任太常博士,后任祠部郎中,出任洋州刺史,官至吏部...

  • 《曹文贞公诗集》

    又名《汉泉漫稿》。诗集。元曹伯启(1255—1333)撰。十卷,后录一卷。伯启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后历仕兰溪主簿、陕西诸道行台御史中丞。卒谥文贞。是集为其子及门人于至元四年(1338)编成。收古今体诗四百余首,词二十余首。后附伯启神道碑。诗多行旅游览与赠答之作。冲破江湖派积习,亦不蹈豫章派余波。词...

  • 《草泽狂歌》

    五卷。明王恭撰。王恭,字安中,自称皆山樵者。福建闽县人,生卒年未详。永乐四年(1406),以儒士被荐修大典。方成,授翰林典籍,旋投牒归。写诗甚多。著有三集,《凤台清啸》已不传。故《千顷堂书目》有其名,而阙其卷数。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存其《白云樵唱》,而无此集。此集出自秀水汪氏,盖几佚而仅存。大致与 《白云樵唱》相近,而中年所作,情思...

  • 《茶山集》

    诗别集,八卷,北宋曾几撰。几(1084~1166)字志甫(一作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属江西)人,后徙河南。幼入太学,试吏部,授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南宋初曾任江西、浙江提刑,因忤秦桧被罢官,居上饶茶山寺。桧死复官,仍反对向金乞和,后以通奉大夫致仕。曾氏处于南北宋之交,对于中原沦陷,统治者误国十分气愤,并形诸诗篇。曾诗中还有一些关心人民...

  • 《槎翁诗集》

    明诗别集。刘崧著。刘崧曾著《钟陵》、《五云》、《邓溪》、《双溪》、《凤山》、《瑶峰》、《墨池》、《东门》、《珠林》、《龙湾》、《北岩》、《龙门》、《戊己》等13个诗集,万历二十五年(1597)张应泰合刻为《刘槎翁先生诗选》,12卷。张应泰序云:“不佞受事翁乡,间引车式其故庐,咨所为遗草,他亡论,即《职方集》已漫漶不传,安在其...

  • 《禅月集》

    二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释贯休(832—912)撰。释贯休字德隐,姓姜氏,兰溪 (今属浙江省)人,禅月大师。《禅月集》又名 《西岳集》,为唐诗别集。旧本题曰: 梁人,释贯休初以乾宁三年(896)依荆帅成讷,后历游高季兴钱缪间,晚乃八蜀依王建。终身实未入梁,旧本所讲实属误载,陶岳五代史补,称释贯休《西岳集》四十卷,吴融序之,然而集末载其门人昙...

  • 《常建诗》

    诗别集。三卷。唐常建撰。常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天宝中,官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不和名场通声气,交游中无达官贵人。文字唱酬,除王昌龄外,无知名之士,且集中仅有《宿王昌龄隐处》一首。《常建诗》卷一、卷二为五言古诗,卷三为五言律诗、七言古诗、七...

  • 《陈刚中诗集》

    元诗别集。3卷。陈孚撰。卷1题为《观光稿》,卷2题为《交州稿》,卷3题为《玉堂稿》。《四库全书》曾据浙江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主要版本,有明天顺四年(1460)沈琮刊本(刻于广州府学)、数种清抄本。明天顺四年刊本卷首有《元史》本传,洪武二十五年(1392)皇甫暕序。卷末有天顺四年沈琮跋语,据沈琮跋,可知本集系据洪武二十五年浙江布...

  • 《陈秋岩诗集》

    诗别集。元陈义高著。二卷。 陈义高,字宜父,号秋岩。然以往多认为他名宜 甫,故《四库全书》等均题为“陈宜甫撰”。据焦 竑《国史经籍志》称其有《秋岩集》一卷,然原集 久佚无传。此集乃从《永乐大典》中辑其诗若干 首,厘为二卷。卷首无序,卷上为乐府歌行、五 七言古诗及五言排律,卷下为五七言律诗及五 七言绝句。《四库全书总目》...

  • 《樗庵类稿》

    二卷。明郑潜撰。郑潜,字彦昭,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由内台掾广东帅府从事,上计京师,遂为监修国史掾。后擢正字。历官监察御史、福建行省员外郎、海北道廉访副使、泉州路总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薄,迁潞州同知,至洪武十年(1377)乃致仕。著有《樗庵类稿》。据《千顷堂书目》载《樗庵类稿》二卷。其书从《永乐大典》裒辑得古体诗五...

  • 《储光羲诗集》

    诗集。唐储光羲(707—约760)撰。五卷。光羲,族望兖州(今山东曲阜)籍贯润州延陵(今属江苏)。开元进士。曾任微官,退隐终南。后复出,迁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受伪官,乱平下狱,贬死岭南。原有文篇赋论凡七十卷,乃其子储溶乞王缙编次。又著《政论》十卷,《九经分疏义》二十卷,今皆散佚。此本仅存诗二百二十余首。其诗多五言古体,除应制、...

  • 《子虚赋》

    汉赋。 司马相如作。见于《史记》、《汉书》本传及《文选》卷7。《子虚赋》开篇写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应邀参加齐国国君的畋猎之后,遇到齐国大臣乌有先生与天子命官亡是公。于是,子虚向他们夸耀楚国云梦和楚王出猎盛况,以为“齐殆不如”。乌有先生听了不服,一面指责他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言称齐地辽阔,“吞若云梦者...

  • 《此山集》

    元诗别集。10卷。周权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为4卷本。10卷本是原刊本。卷首有延祐六年(1319)袁桷序,元统二年(1334)欧阳玄序,陈旅序。卷1为赋,卷2—9为诗,卷10为词。卷末有元人的《此山堂题咏六首》,后至元五年(1339)柳贯跋,谢端跋,元统二年揭傒斯跋。《四库全书》所收4卷本,诗是按体裁分类的;10卷本末分诗...

版权所有©集铺书屋   网站地图 鄂ICP备2022018110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