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楞伽经集注》

    亦称《楞伽宝经集注》。佛典注疏。南宋庆元二年(1196)正受撰。四卷。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的注释书。作者在《阁笔记》中称,本书经文以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求那跋陀罗译本为底本,并以北魏延昌年间(512—515)菩提流支译本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附于其下,以便于阅读。注释则采集唐遗名尊宿注文,宋沙门宝臣、居士杨...

  • 《楞伽经通义》

    楞伽经通义,六卷,宋善月述并序,蒋之奇经序,苏轼书经跋。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通义》,简称《楞伽通义》。佛典注疏。南宋嘉定二年(1209)善月撰。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本书“究一经始末,节句义起,尽按吾台宗规矩,大体申述其旨,目曰通义”。书中将经文卷一分为二十一章,卷二、卷三均分为十七章,卷...

  • 《楞严经宗通》

    楞严经宗通,十卷,明曾凤仪宗通并序,陈熙愿跋。简称《楞严宗通》。佛典注疏。明代曾凤仪撰。是唐般刺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作者在《缘起》中称,“宗通”之意,“是借诸老宿以明经,而非以我明经也,抑即宗以明经,而非以文字见解明经也”。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 《楞严经正见》

    楞严经正见,十卷,清济时述,盛符升序,王潠序,道一后序(二篇),无名正见禅人后序。...

  • 《楞严经宝镜疏》

    楞严经宝镜疏,十卷,清溥畹述。...

  • 《楞严经宝镜疏悬谈》

    楞严经宝镜疏悬谈,一卷,清溥畹述。...

  • 《楞严经宝镜疏科文》

    楞严经宝镜疏科文,一卷,清溥畹撰。...

  • 《楞严经序指味疏》

    楞严经序指味疏,一卷,元惟则序,清谛闲疏并缘起,华山跋,有科文,内题大佛顶经序指味疏。出谛闲大师遗集,见新编续藏。...

  •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解》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解,一卷,清行策撰,出淨土警语。...

  •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二卷,清续法集并跋。戴京曾序,前附日诵。简称《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势至疏钞》。佛典注疏。清康熙十八年(1679)续法集。是唐般刺密帝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注释书。作者在《刻势至疏钞缘起》中称:“康熙十七年冬,一夜梦本师和尚为讲《势至章》,比晓细研清凉《疏钞》,遂于腊...

  •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科解》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科解,一卷,明正相解并序。简称《大势至圆通章科解》、《势至圆通章科解》。佛典注疏。明崇祯八年(1635)正相撰。是唐般刺密帝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科分及注释之书。作十二分:释名、正释经文、陈请敬仪、明所师、喻、以法合喻、提喻贴合、生佛不隔、喻不假方便、结自利、证后化他、结...

  • 《楞严经指掌疏》

    亦称《楞严经新疏》。佛典注疏。清通理述。十卷。是唐般剌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作者序称:乾隆十七年(1752)应邀讲《楞严正脉》,嫌其“驳辨太甚,且前后次第与清凉大有径庭,不合贤宗家法”,故撰本书。书成后曾重订,并于乾隆四十一年刊刻流通。书前作者另撰有《楞严经指掌疏悬示》一卷。后又撰有《楞严经指掌疏事义》一卷...

  • 《楞严经观心定解》

    《楞严经观心定解》,简称《楞严经定解》、《楞严定解》、《观心定解》等。佛典注疏。清康熙二十年(1681)灵耀述。十卷。书前另撰有《科》及《大纲》各一卷,成十二卷。是唐般刺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分为四章:判总别、定境观、释题目、系凡例。释经文分为三分:序、正宗、流通。“正宗”又有二分:(1)正观总无明心以明修证;...

  • 《楞严经贯摄》

    楞严经贯摄,十卷,清刘道开纂述并序,徐元文序,熊焯序,高珩序,内题楞严说通。 初名《楞严贯摄》,后改名《楞严说通》。佛典注疏。清康熙七年(1668)刘道开纂述、离指方示鉴订。是唐般剌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以儒者章句之例,融会经义。作者在《编辑始末》中称:“爰取《正脉》、《合辙》二书,研味参伍。……大约取《正脉》十之六,...

  • 《楞严经略疏》

    《楞严经略疏》,简称《楞严略疏》。佛典注疏。明崇祯十一年(1638)元贤述。十卷。是唐般刺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书首《缘起》称,作者曾于明天启四年(1624)撰《翼解》二卷,后“广《翼解》而作《略疏》,间亦博采众说,融为一家之言”。本书撰成后即刻印流布。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 《维摩经文疏》

    二十八卷。 隋代释智顗(538—597)撰。《维摩诘所说经文疏》,旨在疏文古义幽,旨渊趣博。精彩教门,辨明观道,以扶冀宗旨。抉择迷纲,三观三德,一念三千,性善性恶,自行化他。一切若正若助权实之道,无不备举。智顗对维摩诘所说全经十四品经文即:《佛国品》、《方便品》、《弟子品》,《菩萨品》、《不思议品》、《观众生品》、《佛...

  • 《楞严经精解评林》

    楞严经精解评林,三卷,明焦竑纂,王畿释教总论,王凤洲译经便览。...

  • 《楞严经纂注》

    楞严经纂注,十卷,明真界纂注并序,冯梦祯序,瞿汝稷序,如奇后序,行简后序。前冠释疑一篇,后附经颂及五阴辨魔说,内题新刻三续玄言释经精解评林。...

  • 《楞严经讲录》

    楞严经讲录,十卷,明乘旹讲录并序,汪益源序,张大受后序。...

  • 《楞严经直解》

    楞严经直解,十卷,明广莫直解,李太冲序,马正初序,李云龙赞。亦称《楞严经直解》。佛典注疏。明代广莫撰。是唐般剌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作者认为《楞严经》是“方等中圆教所摄”。其正文释经分为三分:序、正宗、流通。“正宗”又有五分:理分、行分、证分、结经名、绪馀。本书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印行流通。见载于日本《续...

  • 《楞严经圆通疏前茅》

    楞严经圆通疏前茅,二卷,明传灯述。(会解见嘉兴绵邈函,圆通疏见嘉续二四、二五及本藏续十九。)...

  • 《楞严经截流》

    楞严经截流,二卷,明传如述,圣行序,郑之惠序,金学曾序,冯梦祯题记。...

  • 《楞严经述旨》

    楞严经述旨,十卷,明陆西星述。陆西星不仅援引了《庄子》思想,而且还援引了《阴符经》、《圆觉经》、《涅槃经》、《金刚经》、《华严经》、《楞伽经》、《法华经》等众多典籍思想来疏解《楞严经》。...

  • 《楞严经说约》

    楞严经说约,一卷,明陆西星述并序及引语,李戴仁夫楞严述旨楞伽句义通说合序(通说不在藏内),附惟识劝持叙。...

  • 《楞严经悬谈》

    楞严经悬谈,一卷,明观衡撰,出颛愚和尚语录。...

版权所有©集铺书屋   网站地图 鄂ICP备2022018110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