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

    金光明经文句新记,七卷,宋从义撰。...

  • 《金光明经玄义顺正记》

    金光明经玄义顺正记,三卷,宋从义撰并序。 释光明玄义。...

  • 《金光明经文句科》

    金光明经文句科,一卷,明明德排定。...

  • 《金光明经玄义科》

    金光明经玄义科,一卷,明明得排定。...

  • 《金光明经照解》

    佛典注疏。南宋绍熙元年(1190)宗晓撰。二卷。是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注释“以天台《文句》(即智顗《金光明经文句》)为指南,复用诸家义记作辅翼”。总分十科:翻译部帙、五章大旨、三分分文、诸品生起、辨正讹谬、为为音训、点示句读、笺释事相、简择余疑、境观修显。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 《胜鬘经疏义私钞》

    胜鬘经疏义私钞,六卷,日本圣德太子疏,唐明空私钞并序,日本睿尊题记,圆珍题记。...

  • 《胜鬘经述记》

    胜鬘经述记,二卷,唐窥基说,义令记。...

  • 《维摩经疏科》

    维摩经疏科,一卷,明述...

  • 《维摩经无我疏》

    维摩经无我疏,十二卷,明传灯着并序。...

  • 《胜鬘经义记》

    佛典注疏。隋慧远撰。两卷。是对《胜鬘经》的论释。本书认为《胜鬘经》第一至第四章明“大方便”,亦即一乘之因;第五章明“一乘”,即一乘之果。因果相合,所明为一乘之行法。自第六至第十三章所明为“大方广”,亦即一乘之理法。理法、行法相合,显一乘之体。第十四章明“信顺之益”。前十四章总阐“自利行”。第十五章即“胜鬘...

  • 《维摩经评注》

    维摩经评注,十四卷,明杨起元评注,前附谢康乐十譬赞。...

  • 《维摩经疏记钞》

    维摩经疏记钞,卷四、五,唐道暹私记,内题维摩经疏。...

  • 《维摩经疏记》

    维摩经疏记,三卷,唐湛然述,补录日本亮润序,清求序,秀云序。...

  • 《维摩经略疏》

    维摩经略疏,五卷,隋吉藏撰,日本道空叙例,又云不可思议解脱经疏。《维摩诘所说经略疏》作于隋代仁寿(601—604)年间,卷首有日文释道空会疏叙例。奉晋王杨广敕而修成。一即钩沉相生,二即当句而叹。相生者前句生后句,后句释前句。其下释文皆用此例。在释方便品中申明破于凡夫之见,在释弟子品中决择行于小道之非,在释菩萨品中阐于大...

  • 《楞伽经心印》

    楞伽经心印,八卷,明函是疏,今无序,有科文。...

  • 《楞伽经精解评林》

    楞伽经精解评林,一卷,明焦竑集。...

  • 《楞伽经参订疏》

    楞伽经参订疏,八卷,明广莫参订并序跋,叶向高序,袁黄序,李大生序。...

  • 《楞伽经合辙》

    简称《楞伽合辙》。佛典注疏。明天启元年(1621)通润撰。八卷。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本书“凡值经之性相分途处,双引性相并释之……务令性相二宗如车两轮,并行不悖”,故命名“合辙”。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 《楞伽经宗通》

    楞伽经宗通,八卷,明曾凤仪宗通并序,刘日升序,孙明善后序。简称《楞伽宗通》。佛典注疏。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曾凤仪撰。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的注释书。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 《楞伽经义疏》

    楞伽经义疏,九卷,明智旭疏义并后序,灵晟跋。...

  • 《楞伽补遗》

    楞伽补遗,一卷,明德清撰,出梦游集卷四十四,古本卷二十八。本藏甲三二梦游集存目。...

  • 《楞伽经玄义》

    楞伽经玄义,佛典注疏。明智旭撰。一卷。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的注释书。释经开“五重玄义”:释名、显体、明宗、辨用、教相。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 《观楞伽经记》

    观楞伽经记,八卷,明德清笔记并序及后序,僧一跋,有略科。亦称《观楞伽宝经记》,简称《观楞伽记》或《楞伽笔记》。佛典注疏。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德清撰。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的注释书。书前有作者排订的科文。作者在《阁笔记》中云:此经“名佛语心,非文字也,又岂可以文字而解之哉。故今不曰注疏,而曰观经记”。注释...

  • 《楞伽经疏》

    楞伽经疏,卷中,唐智严注,残册,有题记。...

  • 《楞伽经注》

    楞伽经注卷二、五,残册,唐智严撰,日本圣武天皇题记。...

版权所有©集铺书屋   网站地图 鄂ICP备2022018110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