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国学丛刊序》

    王国维是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在今天很多人眼中似乎是旧学问的代表人物,因而也留给很多人一种抱残守缺的老古董的印象。然而事实上,王国维为学极为博通而“新潮”,善于吸收西方的方法论和新知识,比如写过有关西方逻辑学的“辩学”,写过探讨能量守恒定律的“势力不灭论”,甚至他的二重证据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考古学方法的影响...

  • 《文原》

    明代文章理论著作。宋濂著。《文原》分上下篇。上篇推究文章的来源,论文的本体。“吾之所谓文者,天生之,地载之,圣人宣之。本建则其末治,体著则其用章。”下篇探求写作的方法,指出“为文必在养气”。剖析文章的利病,以“四瑕八冥九蠹”为文患。四瑕:雅郑不分之谓“荒”,本末不比之谓“断”,盘骸不束之谓“缓”,旨趣不超之谓“凡”。八冥...

  • 《文则》

    我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二卷。南宋陈騤(kui)著。《文则》所谓的“文”,有广狭二义。广义指包括诗在内的文学与应用作品,狭义则指文辞。它虽可宽泛地列入文学理论著作,但所论着眼于句法、修辞、用语、文体等细处小处。共六十二条,显得比较烦琐,体例也比较杂乱,有时则不乏精辟见解。所论的依据及举例均本之于先秦诸子与六经。《文则...

  • 《修辞鉴衡》

    诗话与文论汇编。二卷。元王构撰。上卷论诗,下卷论文,采集宋人诗话、笔记、杂记而成,是元人对宋人诗文评价的辑录之作。王理《序》云:“《修辞鉴衡》之编,所以教为文与诗之术也。”又云:“尚辞者义亏,植意者事逸。义亏竭塞,事逸耗枯,皆不足以达辞辅理,于道则眊矣。”王构辑录宋人诗文评语,意在提供一种写作的“鉴衡”,即意与辞之间的谐调...

  • 《余师录》

    四卷。宋王正德撰。王正德其字号、籍贯、仕履及生卒年已均不可考。著有《余师集》共四卷。书前有王正德自序,称成书于绍熙四年 (1193)。书中辑前人评论诗文之语,上自北齐下迄于宋,然编次体例并不以时代为序。内容以常见者居多,也包括当时的遗籍。宋人论文,多区分门户,务为溢美、溢恶之辞。此书采集众说,不参论断,去取之间,颇为不苟。...

  • 《训世评话》

    《训世评话》是朝鲜早期一部非常独特的汉语课本。它既不同于当时朝鲜人学习汉语所常使用的“百、三、千”和四书五经等来自中国的汉语课本,也不同于朝鲜人自己编写的《老乞大》、《朴通事》等“会话体”汉语课本,是朝鲜人李边在采集中国及朝鲜古代“名贤节妇”故事的基础上,译以当时汉语白话,用“评一话体”编撰的一部汉语课...

  • 《经义模范》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王廷表《序》,称嘉靖丁未,访杨升庵於滇,得《经义模范》一帙,乃同年朱良矩所刻云云。考廷表为正德甲戌进士。是科题名碑有朱良、朱敬、朱裳、朱节、朱昭、朱方六人,未详孰是。以字义求之,殆朱方为近乎。方,浙江永康人,其仕履亦未详,所录凡宋张才叔、姚孝宁、吴师孟、张孝四人“经义”共十六篇。其弁首即才叔《自靖...

  • 《苇航纪谈》

    笔记。宋蒋津著,五卷。原书已佚。《说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有摘录。其中《说郛》涵芬楼本存有十则,宛委山堂 本存有十一则(含前者之十则)。书中记有嘉泰间事,知著者为南宋后期人。书中内容甚杂,或记奇闻异事,或考辨俗语(如“冤家”),或记朝 廷君臣言行,亦谈文学,如记苏轼在杭州之遗 迹,引述前人诗话并评林逋咏梅佳句...

  • 《密斋笔记》

    五卷,续记一卷。南宋谢采伯(生卒年不详)撰。谢采伯字元若,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宰相谢深甫之子,宋理宗谢皇后之伯叔。嘉泰二年(1202)进士及第。历知广德军、湖州知州、大理寺丞、大理寺正等。平生喜好读书,于文章翰墨,若饥食渴饮,未尝一日废。年六十三岁,易班东归,弭节杜门,耽玩书史,每有心得,随笔记录。于经史百家,远绍旁搜,当朝文艺杂...

  • 《木笔杂钞》

    二卷。题宋无名氏撰,其人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小序一篇,称作者息轸多年,小有纪录。因斋前有木笔一丛,遂以定书名。今检其书,皆杂抄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之文。吴子良原书八卷,今传本四卷,此书仅摘抄二卷,多论诗评文之语,又记叶适等人事迹。卷首小序称作者自己纪录,实为伪作,当为书贩所为。但抄撮《荆溪林下偶谈》之文,也多少有一些参考...

  • 《南窗漫记引》

    物必有不可复阳者,而况仆乎?颓然任之而已。顾有难于自已者:自早岁侍庭闱,洎出承先生长者之席隅,及与士友周旋,即闭颠当之户于穹谷,不乏跫然之音,数年来俱以一泪而绝。近则两耳皆聩,杜鹃啼屋后树,亦不复闻。然且寸心犹昔,将何措而可哉?...

  • 《女范编》

    夫古今者时无古无今者像像不蕲肖形而蕲肖神神不揣妍媸而揣爱憎惟随时之便耳余久迹吴越间染指研精津津窃有得者适倦游还里有商山数君子欲寿女范之传乃肃风纪端化原盛心也因谋图于余余摸拟形形色色局拘挛而不中体要则棘刺白马之诞尘饭涂羹之戏也务更张而不逹权冝则烹鲜治丝之扰夏虫井蛙之陋也故冠服衿带一遵时尚亦自媿其弗工也...

  • 《女红传征略》

    朱启钤撰。记载古代织绣女艺人传略专书。分织作、刺绣、针工、杂作四项,其中织作艺人13名,刺绣艺人84名, 针工艺人16名, 及其他艺人7名。...

  • 《佩韦斋辑闻》

    四卷。宋末元初俞德邻撰。俞德邻字宗大,号大迂山人,又作太玉山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咸淳九年(1273)进士及第。宋亡不仕,隐居以终。隐居期间,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搜集朝野典故遗文,撰成此书。全书以考论经史为主,间及当代故实及典籍文艺,一事一考,分条记事。大体皆详核有据,不同于一般的裨贩之谈。第四卷专说《...

  • 《耆旧续闻》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全名为《西塘集耆旧续闻》。有二本,一本题陈鹄西塘撰;一本题南阳陈鹄录正,则似旧有此书,陈鹄仅缮写校勘而已。 《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前一说为近是。十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四库全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本书录北宋时士大夫遗事及南宋名臣、学者的言行,内容颇丰富。有些条文下注出所说人姓名,有...

  • 《樵谈》

    一卷。南宋许棐 (生卒年不详)撰。许棐字忱父,海盐(今浙江海盐北)人。嘉熙年间(1237—1240)居秦溪,于水南种梅数千株,自号梅屋。居家之时,究心世道,心有所得,笔录成文,年积月累,以成是书。自序谓 “樵,身也;谈,心也”,因以名书。书中记载许多处世格言,如“耕尧田者有水虑,耕汤田者有旱忧,耕心田者无忧无虑,日日丰年。”“闻君子议论,如啜苦茗,...

  • 《琴堂谕俗编》

    二卷。宋郑玉道(生卒年不详)、彭仲刚(生卒年不详)撰,宋应俊(生卒年不详)辑补,元左祥(生卒年不详)续增补。四人字、号、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据《宋史·艺文志》所载,可知郑玉道曾撰有《谕俗编》一卷,彭仲刚撰有《谕俗续编》一卷,两书虽相因而作,但各自成书。后其书散佚,应俊辑两家之书合为一编,又作补论,改书名为《琴堂谕俗编》。元...

  • 《皇清书史》

    《皇清书史》35卷。近人李放纂录。为有清一代书法史料汇编。该书注重对爱新觉罗家族及满洲书法家的存录,对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高宗纯皇帝、仁宗睿皇帝、宣宗成皇帝、文宗显皇帝、德宗景皇帝等八朝皇帝的御笔亲书皆有叙述。同时对王公宗室以及游民优伶的书法成就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共收入书法家近6000人。...

  • 《指头画说》

    画论。清代高秉。一卷。约1750年。论述指头画作法, 以笔记形式,详述高其佩指头画之运指、 用墨、蘸色、渲染等法,并记其用纸、钤印、题款诸特点,亦载高其佩生平轶事及梦中得指运法等传闻。认为绘画美的最高境界,是具有“静气”。重视传写绘画对象之神,追求所谓“别趣”、“机趣”。重视“有我”, 反对“泥古”。强调画家作画应具有...

  • 《毛诗古乐音》

    (清)张玉纶撰 收于《辽海丛书第十集》。...

  • 《群居解颐》

    宋代笑话作品集。3卷。涵芬楼排印本《说郛》卷32载有此书,注作者为“唐高择,号高素处士”,清顺治刊本《说郛》作“唐高怿”。《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3卷,亦作“高择撰”。查《宋史·隐逸传》载有高怿,宋仁宗时赐号“安素处士”,所以著者以“高怿”为是。王利器《历代笑话集》选录其中19则。书中都记唐代君臣的滑稽言行,其中“史思...

  • 《紫微杂说》

    又称《紫微杂记》、《东莱吕紫微杂说》等。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吕本中(1084—1145)撰。是书旧本或题宋吕祖谦撰,或题 《东莱吕紫微杂说》而不著其名。考赵希弁《读书志》载《东莱吕紫微杂说》一卷、《师友杂志》一卷、《诗话》一卷,皆吕本中居仁之说,郑寅刻之庐陵等。据此,《紫微杂说》当为吕本中所撰。吕氏祖孙,当时皆称为东莱先...

  • 《资暇集》

    《资暇集》3卷,唐李匡乂撰。李匡乂,一作李匡文,字济翁,系李唐宗室之后,唐文宗时曾任宗正少卿。此书旧本多署为李济翁,乃因宋人避太祖讳,而改以其字署名。今本书前无自序,系宋以后所佚,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曾引其自序说:“世俗之谈类多讹误,虽有见闻,默不敢证,故著此书,上篇正误,中篇谈原,下篇本物,以资休暇。”此书内容以考据辩证经史名...

  • 《云烟过眼录》

    又有作《烟云过眼录》。书画著录。四卷。宋元间周密撰。考其所收之人,当成书于入元之后。该书杂记撰者所见古器、书、画等,其中又以书画为多。不记时间,各以藏家为纲,纪其品目,又偶有简单之说明,如“智永真草千文,徽宗题,有‘宣和’、‘政和’印,‘永兴军节度使”印,‘韩侂胄’印。”“王右军与桓温荐谢玄帖真迹,用茧纸书,字轻清,不类右军...

  • 《示儿编》

    也称《履斋示儿编》。二十三卷。南宋孙奕撰。孙奕字季昭,号履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仅据书中第十卷称绍熙丁巳 (当为庆元丁巳,1197年)三月,侍宴春华楼,听到大丞相周益公议论,可知孙奕在宋宁宗时曾官侍从。此书卷首有开禧元年(1205)孙奕自序,称“考评经传,渔猎训诂,非敢以污当代英明之眼,姑以示之子孙”,故定书名为《示...

版权所有©集铺书屋   网站地图 鄂ICP备2022018110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