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书。1974年河北省威县张大昌捐献家藏敦煌文献抄本。据张氏云:其祖父张光荣清末留学日本,民国初回国从军,曾在湖北任军马总缉察,1915年奉命往张掖收购军马,曾到敦煌千佛洞,从王道士手中购得此卷。原卷写在丝织品上,约长一丈二、三尺,高尺许,卷首有三皇像,像四周为二十八宿及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后书正文。卷...
《妇科百辨》是明代庄履严撰写,二十七世孙憩樵抄录的一部妇科类中医著作,成书年代不详。前三卷论及杂证、调经、种子,后三卷续论胎前、临产、产后诸症的证治方药。本书采用提问的形式,针对主证介绍相应的辨证治则和方药,治法简明,切合实用。现存憩樵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古今医案按》系医案著作。10卷。清·俞震纂辑。刊于乾隆43年(1778年)。此书以证析分门类,计106门,内容介绍以内科病证为主。卷1~8列述中风、类中、伤寒、温热病、温疫、消渴、泄泻、疟、痢、眩晕、虚损、七情、咳嗽、喘、肿胀、痫、诸虫、黄疸、痿、痹等(其中卷7有五官口齿病);卷9为女科;卷10为外科、幼科。所造编的病证,基...
中医妇产科专著。全书24卷。宋·陈自明撰。陈自明(公元1190~1270年),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县)人,世医出身,他认真学习总结了其前代有关妇科,产科方面的成就,结合个人长时间的丰富经验,撰成本书,于1237年写成。全书分成八门,260余种病证。八门为调经、众疾、求嗣(此三门属妇科)、胎教、候胎、妊娠疾病、难产、产后(此五门属产科)...
内科杂病著作。清傅山(青主)原著,何高民编考。编者认为,《傅青主男科》一书是后人据傅氏《大小诸证方论》中“杂症方论”及“小儿科方论”等内容所编纂。但原著却将傅氏“两脏同治”、“两病同治”等重要临床经验撰于该书有关的不同门类,遂予考证,并以所编《大小诸证方论》为蓝本,参校王道平序以及《石室秘录》等刊本,将原著...
综合类著作。清罗美辑。八卷。美有 《内经博议》 已著录。罗氏广搜博采自汉至明清不下百余前贤之医论、治法、验案。分别门类,编辑成书于康熙十四年 (1675)。以集历代名医之精华,汇粹而成,故名。卷一,经论集。载有张介宾之大宝论、真阴论、命门后论、虚损论、论东垣脾胃论,赵养葵之火为先天论、水火论,喻嘉言之补秋燥论、脉...
原三卷,今缺上卷,仅存二卷。传天师道首罪悔过之法。谓人身中常有司过之神,随时上下,告人善恶。罪过从百二十至三千六百分为十七等。按罪过轻重,给以惩罚。如百二十过则使人“多衰少利”。犯三千六百过则令人死亡。小过只报其身,大过殃及子孙。只有诚心悔罪改过,长期坚持,乃可转祸为福。或请道士设斋醮,诵升玄悔过之文,也能消...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原书一卷,有敦煌唐写本五件(详见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另有《正统道藏》本,误题《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诫》,收入洞真部戒律类。此书旨在为群生解灾请福,拔诸苦根,使生者见道,身脱八难;死者欢乐,上升天堂。经文称修斋求道者当奉...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又名《全真正宗仙源像传》,元朝全真道道士谢西蟾、刘志玄编撰。书成于泰定四年(1327),原本二卷,今《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真部谱录类,原书上卷辑录「列圣诏书」数篇,包括元太祖成吉思汗召见丘神仙(丘处机)诏书、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褒封全真道五祖七真制词、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五祖七真制词,以及封赠丘处机...
《白羽黑翮灵飞玉符》,原名《白羽黑翮飞行羽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真诰》卷五称:「仙道有白羽黑翮以翔八方」;《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白羽黑翮飞行羽经一卷」,皆指此书。《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神符类,经文称元始天尊垂降,乘白鸾之车,有黑翮之凤口衔《飞行羽经》授予太真丈人等神君,故此经名曰「白...
《洞真太微黄书天帝君石景金阳素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原为《洞真太微黄书》八卷之第七篇,今《正统道藏》本分出单为一卷,收入洞真部神符类。经文开篇为《太帝招魂众文》,概述修炼《金阳索经》胎息之道,以及存神、服符之法。其次载「上清石景之符」十八枚、「太帝招魂符」一枚。符文皆用于佩带或服食,经中详述其佩带...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早期上清派经书,约出于南北朝,原为《上清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之一部分,后分出单行。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经文言「太一五神奉五符五籍,上请帝君混合之道,求长生神仙之诀」。所谓太一五神,系人体内执掌五符五籍,主宰人生死寿命之神,太一上请帝君度人符籍,经帝君混合定录,其人即可长生成仙...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仙道有素奏丹符以召六甲」;《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素奏丹符灵飞六甲一卷」,皆指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无上秘要》亦多引此经。经文言存思六甲之神,吞服六甲神符之道。六甲即六十甲子,道教奉之为神。本书宣称六十甲子神为...
太上洞真经洞章符,撰人不详。似出于六朝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本篇内载洞章符、生策五符、五威五武符、太一扶命延年神符。据称此神符为太上三气化生,号曰「三元无量洞章」。依法佩带或吞服符文,祷告诵咒,即可伏邪保身,威摄尸鬼,延年益算。...
明代《十家注》重要传本。13卷。明本藏北京白云观。明正统年间邵以正奉诏督校刻印正统《道藏》,即世传《十一家注孙子》或《孙子十家注)。十一家为魏曹操、梁孟氏、唐李筌、杜佑、杜牧、陈峰、贾林、宋梅尧臣、王哲、何延锡、张预。杜佑未注《孙子》,乃其编《通典》时引《孙子》而训释之,不算杜佑,则为十家。孙子名武,春秋齐人,军...
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系南北朝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另有敦煌唐抄本一件(S957号)。经文宣称元始天尊于九清妙境为诸天大圣演说道法,并应酆都北帝之请求,传授「金箓白简九真妙戒」及「救苦真符」、「长王灵符」等,以广救地狱罪人。「九真妙戒」共九条,劝人忠于君王、孝养父...
《太微灵书紫文仙忌真记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原为《太微灵书紫文上经》中一篇。后分出单行。《紫阳真人周君内传》着录「龚仲阳《仙忌真记》」,当即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经文假托方诸青童君为学仙者演说。内称学仙者虽有仙相,亦有败仙相。若触犯败仙相,则不得成仙。故经文中举出十...
《太微仙君功过格》,金朝道士又玄子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作者于大定辛卯年(1171)梦游紫府,朝礼太微仙君,得受功过之格,梦醒后写成此书。书中列举功过格律。包括功格三十六条,分为救济门、教典门、焚修门、用事门四类;过律三十九条,亦分为不仁门、不善门、不义门、不轨门四类。凡修道行善者为功,如...
《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简称《四极明科》。早期上清派经典,约成书于东晋南朝。陆修静《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已引用此书。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此书以太上道君授太真玉帝,内言授受、诵持及佩服道教上清派经诀符箓之科律。全书分为五部分,即太玄上宫女青律文、太玄下宫女青律文、太玄都左宫女青律文、太玄右宫女青...
玄都律文,早期天师道重要戒律之一,约出于南北朝后期,疑即北周武帝时京师玄都馆道士编集。原书卷数不详,北宋《崇文总目》着录《玄都律编》八卷;南宋《秘目》着录《玄都律》十五卷;《通志‧艺文略》着录《玄都律》二十五卷。今《正统道藏》本仅存一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残本辑录道教戒律,分为六品,即:〈虚无善恶律〉 〈戒颂律〉 〈百药...
太玄朗然子进道诗,北宋道士刘希岳撰。《宋史‧艺文志》着录作「朗然子诗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真部众术类。卷首有端拱戊子年(988)作者自序。书中载七律诗三十首。其诗歌咏内丹长生之道,指斥世人追逐名利、念恋财色之迷惑。所述内丹之道,大略以存精保气,致三田气贯、泥丸穴通为要。诗云:「夹脊双关至顶门,修行径此为根。...
析疑指迷论,元朝道士逍遥子牛道淳撰。约成书于大德三年(1299)。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卷首有元贞二年(1296年)作者自序、大德二年(1298)刘道真跋及大德三年(1299年)王道亨序。书分为〈析疑〉、〈指迷〉二篇,采问答体。前篇论心性道物,如回答甚么是「全真」、「心性」、「性命」、「体用」、「命基」、「五行」、「道物」...
太平经钞,原不题撰人。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据近人王明考订,此书应为唐末道士闾丘方远节钞《太平经》而成。原书十卷,每卷节抄《太平经》一部正文,其中甲部抄文并非汉代《太平经》原文,而系出自《灵书紫文》、《上清后圣道君列纪》等南北朝上清派道书。又据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今本《太平经钞》癸部实属原经甲部钞文,而癸部...
怀远,字抱奇,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清嘉庆年间名医,生卒年代无可考。怀氏少洽儒术,壮岁弃去,遂隐于医,博览广集,揣摩经验,历二十余载著成《古今医彻》一书。凡“昔贤未发者补之,今人沿谬者正之,取所尝疗治多疑难而已效者,据证案末’,(顾序),体理灿然,博而有要。故曾多次翻刻,流传较广,并被编入《珍本医书集成》。是书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