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五种增上缘义》

    谨依释迦佛教六部往生经等。显明称念阿弥陀佛愿生淨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一一具如下五缘义中说。问曰。佛劝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愿生西方阿弥陀佛国。又劝造阿弥陀像。称扬礼拜香华供养。日夜观想不绝。又劝专念弥陀佛名。一万二万三万五万。乃至十万者。或劝诵弥陀经。十五二十三十五十。乃至一百满十万遍...

  •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凡二卷。唐代法照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略称五会法事赞。内容分序文及本文二部分。此书相对于广本(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乃简略记述五会念佛之仪则。广、略二本皆述同一五会念佛之行仪,然广本分十门详述,略本则无章段;广本叙述行法事者必念诵阿弥陀经并载经文,略本则无。注疏有演底五卷(东日)、探赜一卷(东日)、名数二卷(良义)等...

  • 《蓬莱山西灶还丹歌》

    蓬莱山西灶还丹歌,原题黄玄钟撰。作者自称为「汉检校仆射金紫光禄大夫」,于西汉元封年间奉诏赴蓬莱求妙术,得遇大仙,躬受还丹妙道,录而成书。但书中官名、地名及歌词文体皆出于唐代,故作者实际应为唐人。宋《秘目》、《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二卷,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收载草药一百七...

  •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

    现存二卷。唐代法照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略称五会法事仪。亦称《五会念佛颂经观行仪》、《广法事赞》。佛教仪轨书。唐法照撰。三卷。是作念佛法会时所依唱赞之本。作者认为“念佛三昧是真无上深妙禅门”,为了“依《大无量寿经》五会念佛”,故撰此书。原著三卷,现敦煌遗书存中、下两卷,共录赞文四十六种。中卷首录鸠摩...

  •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

    全一卷。全称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唐代文谂、少康共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系集录东晋慧远至唐代中期四十八名愿生西方者之传记。本书之记述虽极简单,然为研究我国净土教不可或缺之书。我国往生传之撰述大约起自唐代前期,于本书之前即有唐代飞锡之‘往生净土传’、‘长西录’中所记载之‘大唐往生传’,及散见于‘三宝感应...

  • 《铅汞甲庚至宝集成》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书何代人纂,现不能考定,最早当在金代或更晚,孟乃昌认为编书当在宋后。辑诸家金丹黄白术。...

  • 《荆川集》

    十三卷。明唐顺之撰。著有 《荆川集》、《广右战功录》、《南北奉使集》、《史纂左编》等。是集初由安如石于嘉靖二十八年 (1549年) 刊刻,题名 《唐荆川先生文集》,凡十二卷。集前有王慎中序。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叶氏宝正堂、嘉靖三十四年 (1555年) 薛氏金陵书林都曾翻刻过此书,亦为十二卷。此外,还有万历元年(1573年)纯...

  • 《三十六水法》

    古代道家炼丹专著。 又名《三十六水经》、《炼三十六水石法》。 一卷。相传为汉代古籍(一说西汉淮南王 刘安撰)。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法乃汉代古籍。本书为中国炼丹术仅有的两本水法专论之一。将药石化为水的三十六种方法。据称是秘不示人的仙术,得此法者可作神丹而登仙。《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明化石序》:“臣闻凡...

  • 《上洞心丹经诀》

    上洞心丹经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抄录《抱朴子内篇》及《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六朝隋唐丹书,重新改编而成书。其内容主要论述内外丹法术要诀。上卷首先指出:神仙至要在宝精行气及服食药物。宝精、行气之要在还精补脑和服气胎息。二者皆须选择时辰入靖行功,使「内外贞...

  •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卷上收有《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内诀》亦题“赤松子传”,但内容不相同。本诀盖为《九真中经》中另一部分。《九真中经》为六朝古上清经。述饵丹砂法,与蘸祭诸法结合。...

  • 《神仙养生秘术》

    题“太白山人传,后赵黄门侍郎刘景先受,宋抱一子校正。” 宋陈显微号抱一子,不知是否此校正者。卷末《辟谷子》曰: 永 宁二年(351年)刘景先自称遇太白山隐士得此方。述外丹术及服 食、辟谷、制宝、制蜡、制轻粉、制净药、制墨、制蜜、制百花 膏诸法诸方。...

  • 《茅氏近思录集注》

    十四卷。清茅星来撰。茅星来字岂宿,乌程人。康熙间诸生。朱熹《近思录》,宋以来注释颇多,善本甚少,唯叶采《集解》至今盛行。余下注本,有的粗率肤浅,有的解所不必解,而稍费拟议者则避而不注,有的彼此错乱,字句讹舛。因之星苦思精研,拟注新解。取周、张、《二程全书》及宋元《近思录》刊本,参校同异。凡近刻舛错者,悉从朱子考...

  • 《石药尔雅》

    关于丹药及其有关文献的简要索引的中药学著作。蜀州江源 (今崇州市) 人梅彪著于唐元和年间 (806年~820年)。仿 《尔雅》 体例,因以金石类药物为主要内容,故名。全书1卷,分为6篇。卷上释诸药之异名,收金石药名62种、动植物药名97种; 卷下论多种丹药名称、别名、异号,收丹药名68种、别名异号24种。还收载唐以前记载有丹药的文献...

  • 《太白经》

    太白经,撰人不详。书中引述唐李筌《阴符经注》及施肩吾颂诗,当出于唐末五代。《道藏子目引得》着录此书即施肩吾撰。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修炼金丹之道。首先讲述《黄帝九鼎神丹经》源出及传授,并指出有十种人可传丹经,十种人不可传丹经。其次论述炼丹须具备「十全」方可成丹。所谓十全即择地、备材、直...

  • 《太古土兑经》

    太古土兑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土兑诀三卷」,当即此书。《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外丹黄白术制伏金石药性之法。首先指出:「土兑者,天地之精。山川之灵」,土兑即金石之异名,为阴阳气所生养。五金四黄八石等药物各具阴阳之性,能相互制伏,故...

  • 《太极真人九转还丹经要诀》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丹诀于南北朝行世。述烧炼外丹、服药、求芝诸法。...

  • 《太极真人杂丹药方》

    太极真人杂丹药方,撰人不详。似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黄白术,内载二十四种丹方。各方皆列举药物份量及炼制方法。又有「合六一泥法」,用牡砺、赤石脂、白石脂、蚁粪加盐、醋制成,与它书之六一泥制法不同。书中附晋州、广州等药物产地名。以及白虎匮、水火鼎、纯阳鼎等鼎匮名称和图形。...

  • 《江式近思录集注》

    清江永撰。共十四卷,六百二十二条。记录了朱熹“义理根源,圣学体用”之说,并对朱熹及其门人的日常讲论作了考证。在注解过程中或解释分析文意,或阐发其中奥理,或辨别其中异同,或指明其中瑕疵。各卷以朱熹所定篇名为准,第一卷《道体》篇;第二卷《为学大要》篇;第三卷《格物穷理》篇;第四卷《存养》篇;第五卷《改过迁善、克己复礼》篇...

  • 《宝剑记》

    明代传奇。李开先作。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章丘人。明代戏曲家。著有杂剧、传奇共9种,今存4种,其中最著名的是《宝剑记》。剧本前有雪蓑渔者(苏洲)序,说此剧“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说明此剧是许多人共同创作之成果,而由李开先总其成。《宝剑记》突出了忠奸斗争的主题使林冲的形象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这...

  • 《太清金液神丹经》

    道教经书。一名《上清金液神丹经》。分上、中、下3卷。分别题为张道陵、阴长生、抱朴子撰述。《宋志·神仙类》、《崇文总目·道书类》皆有著录。卷上注引有“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等《黄庭外景经》之语。《道教义枢》所引《金液经》“达观兼忘,同归于玄”,见于本书序中。应是六朝时道经。今陈国符先生以《经》中...

  • 《杂学辨》

    一卷,附记疑一卷。宋朱熹 (敬称朱子) 撰。是书以斥当代诸儒杂于佛老之学。共有苏轼《易传》十九条,苏辙 《老子解》十四条,张九成 《中庸解》五十二条,吕希哲《大学解》四条,皆摘录原文,各为驳正于下。末有乾道二年 (1166) 何镐 《跋》。《杂学辨》成书于乾道丙戌(1166年),《记疑》成书于淳熙二年 (1176年)三月。朱熹认为,晋...

  • 《水浒忠义志传》

    简本《水浒传》,二十五卷,一百十五回。施耐庵编辑,明崇祯刘兴我刊本。全称《鼎镌全像水浒忠义志传》。此本是现存简本水浒中较完整的版本,但年代上并不算太早(然而,早期的要么是残本,要么比较不完善)。此本可以暂时作为简本水浒的较标准版本阅读。...

  • 《太清金液神气经》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经卷上于西汉出世。卷中、卷 下引《真诰》等文字,为后人混入本经。卷上清虚真人述清虚太 皇所授三经,示炼丹之方。中卷黄帝述万神姓名,并述炼丹方。卷 上多隐名,卷中易解,卷下皆录自《真诰》,述神仙降授诸养生方。...

  • 《太清经天师口诀》

    太清经天师口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经文言外丹法术要诀,可分作两部分。前半篇为〈太清神丹经诀〉,有作华池法、水真珠法、消铅锡为水银法、银雪法、雄雪法等,皆为水法炼丹术。其内容与《抱朴子•金丹篇》所述略同。后半篇为〈赤松子肘后药诀〉,内载赤松子所传制作丸散膏药之法,共...

  • 《太清石壁记》

    简称《石壁记》,署名楚泽先生编。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内有道教外丹药物之鉴别,器皿之制作,以及诸丹药物的名称、剂量、炼制方法,是一部有重要价值的道书。据考证,成书于760—763 年。 卷上载有“太一金英神丹方”“造大还丹方”“黄帝九鼎大还丹方”“八石丹方”“五灵丹方”“五石丹方”等二十六种。其中“黄帝九鼎大还丹...

版权所有©集铺书屋   网站地图 鄂ICP备2022018110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