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曼殊室利焰曼德迦万爱秘术如意法》

    全一卷。唐代一行撰。又作大威德万爱法、焰曼德迦万爱如意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为杂密轨,大威德法。首先细说六面六臂六足、乘水牛之像,图示所成就法、一印真言、曼荼罗及法成就之地符、天符。...

  • 《欧阳行周文集》

    又名《欧阳四门集》、《欧阳助教集》。诗文别集。唐欧阳詹(字行周,官四门助教)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欧阳詹集》十卷,唐李贻孙编次,今传《欧阳行周文集》十卷,凡赋一卷、诗二卷、文七卷,有宋蜀刻本和明弘治、正德刻本,《四库全书》亦加收录;清乾隆秦恩复抄本有补遗一卷,近代缪荃孙辑《三唐人集》本有校记一卷,《四部丛...

  • 《孔子传》

    钱穆撰。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初版,列入《沧海丛刊》。书稿完成于1974年,因审议者认为“不得认易传非孔子作”,搁置逾十三年。作者认为司马迁《孔子世家》真伪混杂,次序颠倒,后人之孔子新传或失之贪多无厌,或失之审核不精,故综合各家考订所得,对孔子世系、生年、父母、志学、初仕、设教、适齐、适卫、过匡、过宋、仕鲁、至...

  • 《旧时代之死》

    长篇小说。柔石著。1929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未成功的破坏》。主人公朱胜瑀出身清寒,靠母亲苦苦撑持读到大学二年级,失学后便到C社当书记,但因不堪阔人的颐指气使,辞职不干了。借酒浇愁,精神几近变态。家乡媒人传来母亲口信,要他回去与从小订婚的谢家女子完婚,疯狂昏乱中他对房东女儿行动莽撞,在悔恨的心...

  • 《还乡记》

    这篇散文可以看作是柔石对他的还乡过程中情形的真实描绘,这篇作品的基调是明朗的、几乎可以说是欢快的,它一扫《旧时代之死》中朱胜龋似的抑郁和绝望。最重要的,柔石后期作品风格的转变在这篇散文中有完整清晰的体现。文中一共十二节,描写不同的场景,采用随见随录的形式,手法基本上是写实的,视角也是客观的。文中一开始描写了官舱中...

  •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梵名Suva^hu -paripr!ccha^ 。凡三卷。唐代输波迦罗译。略称苏婆呼童子经、苏婆呼请问经、苏磨呼经、苏磨呼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系记载执金刚菩萨大药叉将对苏婆呼童子说示真言行者应受持之律仪。凡十二品,即:律分品、分别处所分品、除障分品、分别金刚杵及药证验分品、分别成就相分品、念诵真言轨则观像印等梦证分品、...

  • 《华严经问答》

    凡二卷。唐代法藏撰。又称华严问答。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系以问答体之方式,叙述华严经之概要。诸先德皆依用本书。然华严五教章指事记及华严五教章通路记,咸认为本书系伪作,此恐因本书所述因转果转之义与法藏所说不相符合,故指本书为伪作。...

  • 《华严经义海百门》

    中国佛教华严宗典籍。唐代僧人法藏(643~712)著。全书1卷,总分十门,每一门下又分十义,共成百义,系统解释华严宗的佛教教义,故称《华严经义海百门》。其十门为:第1缘生会寂门,第2实际敛迹门,第3智种普耀门,第4熔融任运门,第5体用显露门,第6差别显现门,第7修学严成门,第8对治获益门,第9体用开合门,第10抉择成就门。全书运用佛教...

  • 《华严经旨归》

    简称《华严旨归》。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一卷。论述《华严经》的主要内容和华严宗教义。分为十门,并各以十义解释:(1)“说经处”,谓《华严经》“为尽法界之谈”,并不限于《华严经》上讲的“七处八会”;(2)“说经时”,谓卢舍那佛讲《华严经》是“常恒之说,前后际而无涯”;(3)“说经佛”,谓卢舍那佛的存在超越时空,不能以“一...

  • 《华严五教止观》

    一卷。唐代华严宗初祖杜顺撰。又称华严教分记、五教分记、五教止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乃详叙华严五教观门之趣入次第。五门即:(一)法有我无门,为小乘教之止观。(二)生即无生门,乃大乘始教之止观。(三)事理圆融门,即大乘终教之止观。(四)语观双绝门,乃大乘顿教之止观。(五)华严三昧门,系一乘圆教之止观。于小、始、终、顿、圆...

  •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一卷,唐玄奘译。依大梵王及观世音之请而说此咒。持者不更受恶趣之生。与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妙臂印幢陀罗尼经》同...

  •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

    一卷,赵宋慈贤译。说息灾增益敬爱降伏四种之护摩法。一讪底(此言息灾),当作圆炉,二补瑟置(此言增益,或言富贵。),炉如半月,或作八角,三页舍(此言敬爱),炉作四角,四阿尾左啰(此言降伏),炉作三角,炉中烧一切物而作供养,各有咒印,名为护摩,或翻火祭。...

  • 《马氏文通》

    原名《文通》。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体系的汉语语法著作。十卷。清·马建忠著。分为“正名”、“实字”、“虚字”、“句读”四部分。“正名”篇介绍基本概念; “实字”、“虚字”篇分析各类实词、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将实字分为名词、代字、静字、动字、状字,将虚字分为介字、连字、助字、叹字; “句读”篇讲句子结构及类型,把句子分...

  • 《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

    凡五卷。宋代慈贤译。略称妙吉祥观门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叙述佛在舍卫国华林园时,弥勒菩萨等向佛请益,除三乘甚深之妙法外,是否另有别法,佛答谓成佛以来虽未曾宣说三乘以外之法,然以其有摩诃三昧耶秘密内法,故行者若依此法修行,亦可速成佛道。...

  •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

    一卷,赵宋慈贤译。依经具说课诵之法。...

  • 《九经补韵》

    补充礼部韵的书。南宋杨伯 撰,共1卷。成于嘉定十七年(1224)。宋丁度等奉敕修《礼部韵略》,收字必据经传释音,所以字数不多。元祐时国子博士上书要求添收常用字,以后添字者有数家,经朝廷批准然后另刊行用。杨氏此书也因官韵漏略,以九经之字补添。全书按《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 《礼记》、 《左传...

  • 《古经解钩沉》

    经学注疏汇集。三十卷。清余萧客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余萧客,字仲林,号古农。生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卒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78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十五岁时即通九经,酷爱古籍,曾被直隶总督方观承聘请修撰《畿辅通志》。当时的人称赞他的学问在王应麟、顾炎武之间。后教授乡里,终于清乾隆年间。他的主要著述有...

  • 《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著。写于1929年11月。同年11月1日由上海春潮书局初版。小说以一九二六年前后中国社会一个普通小城镇——芙蓉镇为舞台,运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深沉感人的独白,清新浓郁的文笔,真实地塑造了当时几种不同类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如愤世嫉俗,富有同情心而又缺乏斗争勇气找不到出路的肖涧秋;追求个性解放而得到的却是空虚...

  • 《摩登伽经》

    二卷,吴竺律炎等译。佛度摩邓伽女及说星宿等。度性女品第一。说一咒护阿难。又说六句神咒。明往缘品第二。帝胜伽欲聘莲华实女为息。示真实品第三。破五祠邪,示真菩提法。众相问品第四。帝胜伽说三章二十一句咒,三章八句咒。说星图品第五。说二十八宿事。观灾祥品第六之一。说人生所逢星纪善恶之相。六之二。说月在众星所应为事...

  • 《为奴隶的母亲》

    短篇小说。柔石著。写于1930年1月。初载于同年3月由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1947年2月由上海世界语编译社出版。它是柔石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篇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作品以三十年代初期的浙江农村为背景,采用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通过传神的心理刻画和朴实、深沉、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勤劳善良的连姓名也没...

  • 《牧令书》

    行政管理著述。有关地方官员的治政要点及法律规范的汇编。牧令,即与民众有直接关系的官员。首出于清代道光年间。辑者徐楝,道光二十一年(1841),由工部主事调任陕西兴安知府、西安知府。他在其任上,为总结地方官的治政经验,特编辑了《牧令书》。成书于道光十八年(1838),共23卷。所辑内容取法于《切问斋文钞》与贺氏的《皇朝经...

  • 《华严五十要问答》

    凡二卷。唐代智俨集。又称要义问答、华严问答、华严经问答。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系以五十三条问答叙述华严一乘之要义。...

  • 《大扎撒》

    元代建立之前蒙古国之法律条文。“扎撒”,蒙语“法令”之意。宋代郑思肖《心史·大义略叙》:“又有三段剗杀,彼曰扎撒,此曰条法,彼曰大扎撒者,大条法也。”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开始出现成文法——扎撒,为部落首领发布之号令。窝阔台继位后,将成吉思汗之扎撒整理重新颁布,称为“大扎撒”,令蒙古世代遵守,直到蒙古灭掉西夏和金,...

  •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又名华严一乘教分记,华严教分记,一乘教分记,五教分记,五教章。三卷,又四卷。唐法藏撰。说一乘之义并五教之分际。开释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建立。一乘第一。教义摄益第二。古今立教第三。分教开宗第四。乘教开合第五。起教前后第六。决择其意第七。施设异相第八。所诠差别第九。义理分齐第十。...

  • 《华严一乘十玄门》

    全一卷。唐代华严宗初祖杜顺说,智俨撰。又称华严经十玄门、华严十玄章。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就如来海印三昧之所现而立十门,发挥其玄旨。十门为:(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细相容安立门,(五)十世隔法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诸法相即自在门,(九)唯心回转善成...

版权所有©集铺书屋   网站地图 鄂ICP备2022018110号-36